“胡老师的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在门卫室登记后,何成伟朝着胡为民在朗润园的公寓走去。
在门卫室没见到胡为民,得知他换了住处,还是在燕大教职工公寓时,何成伟惊讶的同时,又觉得理所应当。
像胡为民这样,未来必然响彻华夏文坛的大作家,要是还住在门卫室,实在太不可思议。
等他成名后,这段经历要是曝光出去,说不定连燕大都要遭受非议。
“唉,燕大的环境真好,现在是冬天,都能感觉到一种独特的美,要是到了夏天,不比人间仙境还美?”
何成伟一路走来,虽说只是走马观花,却也看到不少美景,心里羡慕得不行。
按照门卫师傅的指引,何成伟找到了胡为民居住的那栋公寓楼。
上去后,敲响房门。没过多久,胡为民开了门。
“咦,何编辑,你怎么来了?”
何成伟一脸幽怨,唉声叹气道:“唉,胡老师,我来晚了!”
“呵呵,快进来坐下说话。”
胡为民笑呵呵地将何成伟迎了进来。
何成伟进来后,发现房间里不只有胡为民一个人,还有一男一女两人。
这两人中,那个女的看着年龄比胡为民稍大,而那个男的年龄,看着不比何成伟本小多少。
“胡老师,这两位同志是?”
“还没介绍,他俩都是燕大中文系学生,他是陈建公,她是查剑英,他们还是燕大文学社的创建者和成员。”胡为民为何成伟介绍两人后,又为两人介绍起何成伟,“这位是何成伟,沪上《故事会》杂志的资深编辑。”
何成伟连忙摆手,“我可不是什么资深编辑,在这一行里,我还是个上路没多久的新手。”
“何编辑,你好。”
“幸会,何编辑。”
两人起身和他握手后,又坐回原位。
胡为民为他倒了杯茶,又为自己和查、陈两人续上茶水。
何成伟双手接过茶杯,态度别提有多恭敬。抿口茶水后,他又挠挠头,笑着问道:“胡老师,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没有耽误你们聊天吧?”
“没有,你来得正好。”胡为民笑了笑,指着陈建公和查剑英道:“他俩写了几篇文章,想要发表,正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士指点呢。”
胡为民的吹捧让何成伟有些小得意,看到陈建公和查剑英希冀的目光,更是有些飘飘然。
虽然何成伟很想大包大揽,但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
他是杂志社编辑不假,但杂志社也有高低之分。
像《故事会》这种刊载着通俗小说,民间传奇故事的杂志,在国内根本没有排面。
不是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严肃文学就是比通俗文学有排面。但凡有志向的作家,根本不会搭理《故事会》的约稿。
毕竟,不是每个作家都是胡为民胡老师啊!
想到这里,他更加庆幸自己发掘出胡老师。
这件事,他能吹一辈子!
干咳一声后,何成伟道:“指教不敢当,不过我可以帮你们看一看,提供一些我的个人意见。”
“谢谢何编辑。”两人连忙感谢道。
有何成伟这一句话,已经让他们少走不少弯路。
之前他们投过不少稿子,可都被拒绝,连编辑的回信都没见过。他们就算想知道自己哪里写得不好都没办法。
哪成想,现如今竟然有杂志社编辑上门指导。
旋即,两人又感激地望向胡为民。
他们知道,何成伟这样的编辑之所以愿意帮他们审稿,完全是看在胡为民的面子上。
唉,胡老师帮我们太多了,我们却没有什么能报答的。
两人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胡为民旦有所求,绝不推辞。
之后,两人将手稿递给何成伟,何成伟一一看过,并为他们点出小说中的不足之处。最后,还破天荒地一人收了一篇小说,算是做了顺水人情。
“你们这两篇短篇小说写得不错,我就收下来了,你们把收件地址留下,等主编审过稿后,稿费就能邮寄过来。”
两人感激道:“谢谢何编辑。”
他们的作品要是能顺利在《故事会》发表,也算迈入作家的门槛。这要是传出去,不知道会羡煞多少人。
查剑英和陈建公得偿所愿,又见何成伟找胡为民有事,便不再久留。
两人离别时的感激之情,不用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