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章 《甜蜜蜜》(1/2)

燕大文学社内,胡为民、查剑英和陈建公三人像老朋友坐在一起。

此时,教学楼外天气寒冷,文学社的窗户已经结了冰花,而文学社内却温暖如春。

“胡老师,其实我找你来,也是有私心的。”查剑英面露惭愧之色,但隐隐有些小兴奋。

“不要叫我胡老师,我就是个普通职工。”胡为民先是一摆手,接着又问道:“查剑英同学,难道你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胡老师,我们想请你加入我们文学社!”查剑英和陈建公对视一眼后,郑重其事道。

“我不是老师……算了。”胡为民见他们一脸倔犟,放弃了让他们改称呼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感到奇怪,“你们为什么会想到让我加入文学社呢?”

查剑英惊喜道:“胡老师同意了?”

“没有,我就是比较好奇。”胡为民摸了摸下巴,猜测道:“难道是因为我在报上发表的那几篇文章?”

“不只如此,我们还看了胡老师在《故事会》上发表的精彩小说。”查剑英笑道。

原来是因为作者名暴露了,胡为民苦笑着摇头:“早知道我该起个笔名的。”

“真是胡老师您写的?”查剑英张大嘴巴,惊讶道。

胡为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好啊,原来你是在诈我,不愧是燕大的高材生。”

查剑英吐了下舌头,指着陈建公道:“都是建公同学建议我这么做的。”

胡为民看了眼旁边那个长相憨厚,却显得沉默寡言的大龄学生。

陈建公挠挠头,解释道:“其实不算使诈,在看过那篇文章后,我就想到和您有关。”

“被你们猜出来,看来我想低调也低调不下去了。”胡为民叹气道。

查剑英羡慕道:“胡老师,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要是我们的作品能发表在杂志上,我们能高兴死。”

“你们既然成立文学社,难道都没有发表过作品?”

查剑英指着陈建公道:“我没有,但建公发表过作品。”

胡为民看向陈建公,“陈建公同学的作品发表在那份杂志上,我当买来拜读一番。”

“那是几年前了,我写了一些狗屁不通的文章,自以为是,就投在厂办杂志上,现在想来,都是编辑在鼓励我们这些老粗。”陈建公脸色羞红,连忙解释道。

胡为民了然,不过还是摇头婉拒:“文学社毕竟是学生社团,我加入不合适。”

“胡老师,您就帮帮我们吧。”查剑英恳求道。

陈建公真诚地说道:“胡老师,我们太需要一位有经验的作家指点我们了。”

胡为民有些为难,“我写的是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不太一样,我不敢瞎指点,害怕误人子弟。”

查剑英连忙道:“我们刚开始写作,也不敢好高骛远,只要有一篇文章能在报纸上发表,我们就满足了。”

“是啊,胡老师,您就加入我们文学社吧。”

胡为民无奈道:“这样好了,你们到时候有写好的文章,我可以帮你们看看。”

两人还想再劝,但胡为民坚决反对,只能同意这个提议。

不过即使如此,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他们之前其实也找过指导老师,但老师段位太高,他们需要的正是胡为民这样,接地气的作家。

接下来,三人谈论起了文学创作。胡为民高屋建瓴,给两人提了很多建议,两人也是受益匪浅。

直到有文学社的成员进来告诉三人,围着门卫室,寻找胡为民的学生被老师劝走,胡为民这才结束交流,匆忙离开。

走的时候,查剑英和陈建公依依不舍的样子惹得其他成员摸不着头脑。

他们哪里知道,就这么短时间的交谈,两人从胡为民身上学到很多。

……

《燕京青年报》那篇采访引起的轰动渐渐平息后,胡为民总算回到正常的创作中。

在安静地环境中,他灵安爆发,创作效率提升了一倍有余。

本来预计十二月初完成的几篇稿子,在十一月底提前完成了。

胡为民将几篇短篇小说邮寄给《故事会》编辑后,正打算休息两天,看看书,放松一下心情时,青年报的赵莉莉又找了过来。

赵莉莉自然是找他约稿的,她觉得胡为民早晚会火,最好是趁着对方还没成为大作家的时候,为青年报提供一些优秀作品。

“青年报能接受什么作品?”

“不能太激进,符合时代特点吧。”

“悬疑可以吗?”

“像《会说话的骷髅》那种绝对不行。”

“那武侠呢?”

“武侠?什么是武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