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三章 胡为民就是有种魔力(1/2)

后世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鸡汤文。

这类文章受到欢迎,还是因为其鼓励人心、强调积极心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共鸣强。

而七十年代的人们经历了多年的政治运动,生活压力大,心理上更需要鼓励和支持。但当时的文化产品多是革命文学,强调集体主义,个人情感表达较少。

因此,胡为民写的鸡汤文更有发展空间。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的那篇《凌晨的光就在前方》大受欢迎,就连官方都忍不住下场,决定为其宣传。

除了这篇文章外,其他三篇文章《爱国是一个人的底色》《文艺应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直面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光明与信仰的力量》同样大受欢迎。

短短一天时间,燕京城及其周边数十万青年人认识了这个叫胡为民的作家。

……

燕大,今天下课后,学校照例有老师巡视。

没办法,这些日子因为《苦恋》,学生们的心都不在上课上,一个个仿佛都成了思想斗士一般。

这可不行!

哪里都能出事,就是学校不能出事,这是上头下达的死命令。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虽然有聚集,但讨论的内容不在是艺术不能被限制什么的,而是变成一篇篇文章。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同一人——胡为民。

“这胡为民什么人,能在学生中产生这么大影响?”

“你照亮自己的瞬间,便已为这世界添了一抹不可替代的晨光。这句话写得太有诗意了,感觉不是一个年轻人能写出来的,反而像是大诗人,或者老教授。”

“胡为民是谁并不重要……”

“不,这很重还要!”

其余几位老师,面露诧异之色。

胡为民是谁重要吗?他难道还能是燕大的学生不成?

不是他们老师看轻自己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太了解,所以清楚知道,胡为民写的文章没有深厚的基础,是写不出来的。

燕大的青年学子再是天才,也需要时间的积淀。

“胡为民很可能是咱们燕大的学生!”

“什么?老张,你没搞错吧?”

众人再露惊容。

老张将前几天在未名湖畔见到胡为民的事情讲了出来。

有一位老师乐观道:“没想到胡为民是咱们燕大的学生,哈哈,这下咱们学校要露大脸了!”

“这件事官方很重视,胡为民要真是咱们燕大的学生,对咱们学校太有利了!”另一位老师道。

“对了,老张,既然你见过胡为民同学,为什么不把他找出来?”

张老师摇头道:“因为我打听过,结果没打听出来胡为民是哪个院系的学生。”

“会不会是化名?”

“也有可能。”

“太可惜了,要是找到胡同学,学校应该大力表彰才是!”

……

随着全校师生的讨论,胡为民的名字不可避免地传到龚修文耳中。

当龚修文从其他老师嘴里听到胡为民的名字时,他愣神了几秒中。

他心里一紧,旋即不动声色问道:“老李,这胡为民是谁,怎么你们都在讨论他?”

老李摇摇头,笑着道:“老龚,看来你平日学习不认真啊,《燕京青年报》学校一直有订阅,怎么你没看吗?”

“和青年报有什么关系,那人难道是记者?”龚修文疑惑道。

老李解释道:“不是,胡为民在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下子火了。”

“算了,我这里有报纸,你看一遍就知道了。”

龚修文接过报纸,就那么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的态度还比较随意,等他看完后,背脊已经挺得笔直。

他的政治觉悟不低,否则现在的职位也轮不到他来坐。

“这篇文章不知道抵咱们当老师的说多少话啊!”

“是吧,现在咱们学校在这场风波中算是摘出去了,以后再有风雨也和咱们没关系。”老李道。

龚修文看过这篇文章后,为自己之前的担心感到好笑。

他那女婿什么档次他又不是不知道,别说这种层次的文章,让他写篇日记,他估计都写不利索。

龚修文好奇道:“对了,知道这位胡作家的身份吗?”

“听说胡为民是咱们学校的学生。”

龚修文:“……”

不知怎么的,他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的脑海中再次闪过女婿那张普通的面孔,“不可能的,他就一个农村来的泥……普通青年,绝对不会有错的!”

……

一天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文章的发酵,胡为民发表在报纸上的另外三篇文章也引起了一阵轰动。

读者们这才发现,这小子……不,是胡为民同志不是一般的有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