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章 白南明之死(1/2)

第231章 白南明之死

天光明美,湖静水柔。

时有微风过林,带起簌簌声响,绕长裙,不愿离。

隔着不太遥远的距离,余笙静静看着坐在湖中央的那个人,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事实上,那人的面容根本看不清楚,就像是一副时刻流动着的山水画,画里有柔风细雨,亦有黑涛怒河……从未停止过变化。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低头,抬手把微乱的发丝捋至耳后,再而迈步。

顾濯随她踏上如茵般的绿草,穿过茂盛密林,踏过光的斑斓,走向那片湖泊。

所见即所得,天琼峰顶的景色便是如此的清美幽静,放眼望去看不到哪怕一座凸起的土馒头,很显然是白家有意维持着这样的面貌。

更为不同的是,当两人拾尽石阶登上峰顶后,那蕴藏在山峰间的阵法气息倏然消失无踪,找不出半点残留的痕迹,让一切都变得寻常了起来。

然而这种寻常本就是最大的不寻常,因为这里是白帝山的最高峰,更是白家的命门所在之处。

不过片刻,两人行至湖前。

这座湖泊深约十余丈,湖水清浅可以见底,水中与林中亦是别无区别,同样找不出任何生命的痕迹,无论鱼虾,静得让人心悸。

余笙却很自在。

她褪去鞋袜,提起长裙,在湖边坐了下来。

盛夏的阳光尚未离去,湖水便不至于冰寒彻骨,是一种微凉的感觉。

赤足踏水,雪白的脚趾浅浅地试了一下,觉得还算是不错,然后伸了进去。

一声惬意的叹息声自她唇间响起。

顾濯想了想,没问为什么。

他在她身旁坐了下来,但不像她来得那么随意,看起来也就有些拘谨。

余笙闭上双眼,静静感受着这个世界。

是穿林微风,是盛夏阳光,是满湖静水。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片湖水里也蕴藏着万物霜天真意。”

她的声音很轻:“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其实没有这么一座湖泊的存在,是人为的造物。”

顾濯俯身,伸手在湖里掬起湖水于十指间,感受着蕴藏在其中若有若无的那一缕气息,大概明白了是怎样的一回事。

湖泊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坑的出现,而这个坑是因为白家历代先祖在镇压过程中的造物。

数十数百年来的风雪雨水落入这个坑底,融化成水,再成细流,流淌成溪,汇聚为湖……最终在数百年后让这样的自己呈现在两人的眼中。

“师父之前在这里生活过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余笙依然闭着眼睛,对顾濯说道:“大概有五六七八年”

顾濯很认真地沿着湖畔再看了一遍,摇头说道:“着实找不出生活的痕迹。”

余笙说道:“连鱼都没一条,生活个什么”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谁都能听得出话里的嫌弃。

不知为何,顾濯突然想到她在苍山死活钓不上来鱼的画面,莫名觉得这时的余笙过分可爱,唇角多了一抹温暖的笑意。

余笙睁开双眼。

她抬头望向天空,见炎日已在西垂,说道:“太阳落山之前,事情全都能解决,所以你不用着急。”

顾濯说道:“我也没着急。”

“那就好。”

余笙顿了顿,话锋骤转:“你很幸运。”

顾濯嗯了一声。

下一刻,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听到了什么,问道:“幸运”

余笙说道:“正常情况下,万物霜天真意离散或是被窃走,必将导致白帝山的镇压出现问题,但师父她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顾濯诚实说道:“师姐的确很了不起。”

余笙说道:“所以这一次就算你窃走万物霜天真意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顾濯心想这应该不算窃走吧

一切都是那么的光明正大。

接着,他突然间回想起夏祭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

三加不到一,连四都不是。

为何他仍觉得死亡与自己相隔甚远。

这是自信还是从容,又或无知

在这瞬间,顾濯心中无端生出诸多念想。

一种不太好的感觉出现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下一刻,余笙站起身来。

赤足踏水不沉。

她望向湖中央那块剑石,看着坐在上面那个人,轻声说道:“还记得吗”

片刻沉默后,顾濯与她一并站了起来,望向坐在湖心石上那人,眼神越发复杂。

那人身着白衣,盘膝而坐,腰背挺得笔直,即便面容为山水所掩不得真实,依旧能看得出这人是极其骄傲的,敢与天地争方寸。

“我刚才和你说过,万物霜天真意是舍利一般的事物。”

余笙安静了会儿,轻声说道:“其实就是遗蜕。”

顾濯回想起一句话,眉头紧皱。

“你先前和我说过的,师姐没有到过天琼峰的峰顶。”

“抱歉,我说的是当年,是百年前的那个当年。”

顾濯无言以对。

余笙继续说道:“你我眼中所见这人脸上的山水,即是白帝山的四时风光,也是白家历代先祖日积月累残存下来的怨怼。”

顾濯安静片刻后,说道:“如今尽在此身上。”

余笙说道:“是的,因为她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始终认为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像这种无聊的祖训理应自她而终。”

顾濯的声音无比复杂,说道:“千年万事,自她而终。”

“是的。”

余笙唇角微微翘起,浅浅地笑着,大概是很满意这个八字。

她看着端坐在石上的那人,最后说道:“师父就是这么一个骄傲的人。”

……

……

多年以前,白帝山有变故生,羽化气息外泄。

白皇帝无法离开神都,于是长公主殿下亲赴白帝山,着手解决此事。

在数年时光中,她最终寻找到两条道路,

其一是相信后人的智慧,短暂地掩埋这个问题,让数百年间的白家祖训继续延续下去,如同诅咒般紧紧地追随着白家的血脉,直至迎来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其二便是顾濯所言。

其时白南明的境界已然绝世,与登仙之境仅剩一步之遥,尽管这一步或许穷尽余生都无法踏出,她仍旧是人世间的最强者之一。

像她这样的人,只要愿意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么,这世间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问题。

迎刃而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

白南明最终选了第二条路,让这千年间的百千万事,自她而终,再不重现。

是的,坐在湖心石上的那人就是她。

更准确地说。

是白南明的遗蜕。

……

……

湖畔一片安静。

余笙微仰起头,让阳光为自己带来真实温暖,唇角笑意仍在。

顾濯沉默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缓缓闭上眼睛,低下了头。

哪怕在事前有过再多的预感,所有的线索都已指向这种可能,然而当事实确切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还是无法做到平静以待。

说什么风轻云淡,道什么清规戒律,人终究就是人,那就要有喜怒哀乐。

余笙没有打扰顾濯,更没有说任何的话。

比如那些她不曾真的死去,她仍旧真实地活着,只不过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她了。

这些话当然可以说,当然也是事实,但……人在这种时候不见得需要这样的事实,更不见得需要这样的安慰,安静就是最好的安慰。

“之前我一直不太明白。”

顾濯的声音在突然间响起:“为什么你始终在坚持我不是他,为此主动寻找诸多理由,又在去年说一切都要忘记个彻底。”

“其实这事真没你想的那么高妙,就是很肤浅的一种念头,主要是我有些看不惯别的脸。”

余笙微微一笑,自嘲说道:“只不过后来我忽然发现,其实我对他的长相已经模糊,如果不是之前和你那次回忆的话……也许再过不了多久就要忘了吧。”

顾濯沉默片刻后,说道:“好像……我也是这样的。”

时光是天地间最为锋利的那把剑。

剑锋过时,你往往没有任何的感觉。

直到多年以后竭尽力气仍旧无法拾起旧回忆的那一刻,你才知道它其实已经来过,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留下让你刻骨铭心的伤痕。

“抱歉。”

顾濯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些难过。”

余笙偏过头,望向他。

那张脸上没有泪水在流淌,只是安静,有些木然。

顾濯蹲下身来,在湖中捧起清水搓洗脸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