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硬骨头啃不动(求月票)
朝堂。
有关吏部尚书李裕请辞之事,正式得到皇帝批准,当天是李裕最后一次上朝,听闻喜讯后他泪流满面,对着朱佑樘三叩九拜,当作是对皇帝的谢恩。
这位一直被士人认为是李孜省推出来的傀儡的部堂之首,总算是真正平安落地了。
当天朝会顺带商议了新任吏部尚书人选问题。
王恕被某位言官提了出来,迅速得到了在场几乎所有官员的支持,一场有关新任吏部尚书的廷议,王恕取得了近乎压倒性的优势,只是没当场决定下来罢了。
朝议结束。
群臣走在出宫的路上,内阁首辅刘吉气得七窍生烟,浑身颤抖个不停。
因为刘吉跟王恕之间很不对付。
王恕在南京任职时,曾多次上疏,明确反对晚万安、刘吉的许多举措,还曾公然弹劾刘吉尸位素餐,毫无作为,再加上两人在用人上理念上的不合,导致刘吉对王恕可说是恨得牙根直痒痒。
刘吉越想越气,不由打量走在侧面,好像个没事人一般的李孜省。
临出宫门时,刘吉叫住李孜省,问道:“怎么李公无意将王恕阻拦在中枢外,任由其回京肆意妄为”
李孜省指了指自己,一副很吃惊的模样,问道:“此事与在下何干”
刘吉正色道:“王恕曾多番参劾朝中奸佞,其中奸党里最常被提及的那个人,老夫都快忘了是谁了……不知李公你知道是谁吗”
“没说的,那一定是在下!”
李孜省显得很淡然,微笑着道,“无论是王恕,还是朝中其他人,都没把在下这样一个方士出身的通政使放在眼中。唉……有些事,习惯就好,目前只能躺平任嘲,看看形势如何发展吧!”
说完也不等刘吉继续发表他的见解,李孜省就在这位“”首辅眼皮子底下扬长而去。
……
……
因为对头王恕很可能马上要回朝当吏部尚书,导致刘吉一整天下来,气都没消。
当晚他见到已多番请辞,尚未得到朝廷批准的刑部尚书杜铭。
杜铭亲自到刘府拜会,以求得离开朝堂的机会。
“走走走,你们都走吧!你们走了,我也走!感情朝堂乃刀山火海,一刻都不能立足,是吗”
刘吉无比气恼道。
杜铭道:“在下不是这意思,其实就是……想留也留不下来啊!新朝新气象,如今大批新人急着上位,如果再眷恋权位不去,恐有不测之祸。
“再说我这岁数也到了,实在是无法再集中精神做事,只能……想着早些回去,过点儿太平日子。”
新皇登基后,成化朝时留下的这些老臣,身份和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谁都知道先帝在时朝堂上奸臣多,由李孜省卖官鬻爵带起的头,导致朝中官员要是不给李孜省送礼,莫说晋升,连留在中枢当官的资格都没有。
留都南京是个好去处,谁想去或者不想去,直接就给你塞过去,就此养老,坐等告老还乡那一天到来。
杜铭作为成化二十二年开始当刑部尚书的顶级文臣,虽然这几年在刑部做事也算是有点儿贤名,但问题就在于他跟万安、刘吉、李孜省这些人都有往来……你行不行好不好没人管,但别人都会说你是奸党,留不得。
所以趁着吏部尚书李裕平安落地的当口,杜铭也想得到告老归田的机会。
不是想走,而是怕现在赖着不走,以后就走不了了。
毕竟有彭华作为前车之鉴,谁都不得不小心谨慎,生怕行差踏错一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刘吉盯着杜铭半响,突然道:“你想走可以,但得留点儿东西下来。”
“啊留东西你这话是何意”杜铭诧异地问道,“您莫非为了阻挡王恕回朝,打算……”
“什么连你都看出来了,我不想让王恕那厮回朝”
刘吉惊讶莫名。
我明明自我感觉掩藏得很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杜铭无奈道:“今日朝堂上,您虽未说话,但您不悦的神色,却清楚地落到在下眼中。从奉天门出来时,您一直眉头紧锁……如今又这般,很难不让人展开联想。”
“嗯。”
刘吉鼻子里发出的气息异常粗重,他气吼吼地道,“是,我确实恨王恕,不想让他到中枢来任职,但现如今,我最提防的人并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呵呵。”
杜铭摇头苦笑。
你这个“”首辅,平时做事没见你有多努力,但在党同伐异方面,你还做得有模有样的。
既要防备王恕,还要防备另一个对你有威胁的朝臣
你挺忙的啊!
但……你忙归忙,为啥非得拉我下水
刘吉黑下脸来,喝问:“怎么,让你办点儿小事,你都想推三阻四”
“不……不是,刘阁老,您还是明说吧,何人惹到您了这朝中官员委命,其实已跟先皇在位时大有不同,都是要经过廷推和廷议这一整套流程的,甚至在这之前还有部议……要是有些人碍你眼,却没那资格,也断然不会影响到您在朝中的地位,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杜铭大概猜到,刘吉这是有了政敌,生怕失了首辅的权威,所以才会找他杜铭来帮忙。
“呵呵!”
刘吉也是个好面子的人,轻易不会开口,但一开口就不容别人拒绝,他冲着杜铭冷笑两声,说道:“那个人,按照正常途径,绝对没资格入阁,但就怕陛下钦定……嗯嗯,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国丈张峦!”
杜铭问道。
“哼哼!”
刘吉轻哼了两声,没正面回答,但显然是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