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内讧
就在张峦和李孜省秘密筹划时,倪岳和李华同样在筹谋如何算计张峦。
倪岳暂时不打算动李孜省,因为他知道自己屁股下都是屎,生怕遭到李孜省的报复……对付张峦或更简单一些,为的也不是一次就把张峦给扳倒,而是为了彰显他跟张峦这样的传奉官势不两立,能帮助他快速融入东宫讲官的核心圈层。
“倪侍郎,您已经是礼部右侍郎了,再过几年,就可以单独执掌一部,可下官人微言轻,实在不敢触碰这种事。”
李华显得很忌惮。
毕竟张峦是国丈,还是太常寺卿,他一个钦天监监正敢跟张峦对着来
活腻歪了吧
倪岳道:“我们不过是告他一个渎职罪,有何大不了的再说先皇病故,病因成谜,我们只是顺带提一句。哪怕朝中无人去查,很多人也会认为我们说得有道理,你忘了先前我曾替太子申明立场,让太子于文华殿内视朝之旧事”
“这个……”
李华叹道,“那次您真的是……敢为天下先,很多人称赞您乃铮臣,可是这次的事不一样。”
倪岳指着空荡荡的山下,以嘲弄的口吻道:“你看看,都什么时辰了,那张来瞻和李孜省现在身在何处太子让他们来选皇陵所在,他们可曾用过一点心我们把选好的地址报上去,太子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李华心说,这事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如今礼部周尚书已多番请辞,朝中局势波谲云诡,很快就会有火烧到各衙门,到时候你们钦天监也会牵扯其中。”
倪岳见说软的不行,改用威胁手段。
你不听我的,不跟我一起去参劾张峦那不好意思,我就准备对你下手!
李华谨慎地问道:“那……咱参劾银台司李尚书,是否更稳妥些他毕竟在太子那儿没什么跟脚……”
“不可。”
倪岳道,“李孜省的事,最好交给其他人去做……毕竟李孜省插手的是吏部事务,得吏科或是吏部的人往上报,你我插手就是僭越。”
李华心说,这参劾人还要这么多讲究
别不是你倪侍郎明知李孜省日暮西山,还是不敢对付他吧先前跟我放的那些豪言壮语,感情是拿我开涮呢
“这两日,或许张来瞻就会找到你我商议此事,咱不给他行方便,让他自行勘探去……上奏时也无须跟他探讨,等把参劾的奏疏一上,剩下的,就交给朝廷中的那些忠直正义之士去完成。”
倪岳心想,咱这次动手,还不得把张峦踩进万丈深渊去
他一个外戚,东宫讲官绝对不会站在他那边,万安等佞臣恪于舆论压力也不会站到他立场上,到头来我就可以把他给按下去,彰显我清流本色,到时礼部左侍郎的位子差不多就该落到我头上来了。
……
……
张峦有李孜省相助,比起对手来行动可迅捷多了。
当天上午,有关皇陵选址,以及参劾倪岳和李华尸位素餐的奏疏便送出去了。
中午吃饭时,面对满满一桌子酒菜,张峦一边享用一边感慨地说:“李尚书,你说太子派我们出城来协同办差,结果各行其是,到现在连一点交流都没有,我就这么上疏参劾,传到太子耳中,是不是……不太好”
李孜省起身给张峦添酒,笑道:“你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想想你选的位置,是否真的是风水宝地。”
张峦好奇地问道:“对此李尚书就没斟酌一番李尚书好像也精通堪舆玄空之术吧”
“有来瞻你这样的大能选址,我胡乱掺和什么你说哪里好,就是哪里呗。”
李孜省道,“你放宽心,我绝对不是逃避责任,不管怎么样我跟你都站在同一立场上,否则也不会在参劾奏疏上联名了。”
张峦有些忧心忡忡:“这突然参劾别人,却无实证,总觉得于心不安。”
李孜省道:“你以为朝中人互相攻讦,真是在讲道理么所谓的正邪,其实就是一念间,他认为你好就好,认为你不好就怎么都不好。不管哪里出个灾祸,都得找个人出来背黑锅,说是因为有人品行不端导致的灾异……嘿,你不信邪都不行。”
“如果现在大明朝有什么灾异……”
张峦的意思是想问,会不会赖到我头上
李孜省笑道:“真有灾异的话,不正好说明你的参劾是对的论对天象天变的认知,谁比你更强来来来,喝酒喝酒。”
张峦迟疑一下,还是开口道:“下午咱无论如何都得去山上走走了。”
“行,下午陪你去山上逛一逛。”
李孜省显得很恣意,“不过晚上咱早点儿回来……昨夜休息得不好,今晚可得好好睡一觉,明天也不急着回城去,最早我们也得后天再往回赶……
“咱拖着他们,不然那些家伙还真以为咱什么事都没干呢。”
……
……
当天中午,李孜省和张峦各自回房睡了个午觉。
毕竟昨夜太过操劳,正好藉此补个觉。
与此同时,山上的倪岳和李华正在认真做事,累得满头大汗,而这边张峦和李孜省睡得正香,既有人给扇风,还有冰镇的饮料用来解暑,甚至连时令水果都无须亲自动手,稍微示意就有人剥好送到嘴边。
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二人下午起来,在众人前呼后拥中往山上走的时候,一道急件已经送到京城,来到了韦泰手上。
韦泰看过后,非常惊讶,随即递给覃昌,问道:“覃公公,您看这是何意”
覃昌匆匆看完,诧异地问道:“陛下让几人去给陛下的皇陵选址,怎这么快就有参劾递上来他们这是……闹内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