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四合院的树叶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果不其然,正如易中海所言,当天的报纸头版头条赫然刊登着中日签订停火协议的重大消息。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四合院,人们纷纷议论起来。
然而,与之前何大清所预测的情况截然不同,粮价并没有如何大清预料那般飞涨。
此时,贾家的贾张氏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她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院子中央,对着四周的邻居们大声嚷嚷道:“瞧瞧,瞧瞧!你们这些人居然相信何大清那个臭厨子的胡言乱语,傻乎乎地买了好几个月的口粮。现在怎么样?根本没事儿嘛!真是有钱没处花,尽干些蠢事!再看看咱们家,那才叫有先见之明呢!你们呐,一个个都是傻帽儿,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周围的妇女们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但她们谁也没有开口回应贾张氏的挑衅,因为这说的是事实,只是说话的人说的不好听。
贾张氏见状,心中更是得意万分,她误以为自己的这番言论让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无法反驳。
于是,她犹如一只战胜了对手的骄傲公鸡一般,高昂着头颅,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四合院,直奔附近的烧鸡店而去,准备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买个香喷喷的鸡腿解解馋。
待贾张氏离开之后,四合院里的邻居们聚在一起,开始抱怨起何大清来。
他们埋怨何大清害得大家平白无故多囤了那么多粮食。
虽说粮食迟早都得买,但早买和晚买毕竟不一样啊。如果晚些时候购买,自家就能多出一些灵活的钱款,可以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其实,四合院中的众人并不知晓,尽管粮价并未上涨,但北平城内所有粮店出售的粮食数量却已经大幅减少,而出售的粮食都是次等品或多年陈粮。
并不是粮商本身不愿意涨价,实在是因为国民政府高层下达了明令禁止其涨价的通知,要不然以卖国罪论处。
此时此刻,北平城内那些消息极为灵通达官贵族早已携家带口带着财物地南下而去,被下了封口令不准报社报道。
所以普通民众对此却一无所知,依然天真地认为天下依旧太平无事,过着安逸的生活。
夜幕降临之际,何大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然而,刚进院子,就被几个邻居团团围住,他们满脸怨气地向他诉苦抱怨起来。
面对这些不明真相的邻居们,何大清心中烦闷不堪,忍不住回怼了几句之后便郁郁寡欢地转身回到自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