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章 登基盛宴(1/2)

长安城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又喜庆的氛围中。宫殿里,工匠们正忙着装饰那象征着皇权的金銮殿,绫罗绸缎、奇珍异宝被一一陈列其中,闪耀着奢华的光芒。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议论纷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刘邦登基大典。

苏砚站在一处高楼之上,俯瞰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本是后世之人,机缘巧合穿越到这风云变幻的楚汉时代。初来乍到,他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和一个开挂的系统,结识了刘邦,跟随他一路征战,出谋划策。

原本历史中花费八年才统一天下,如今却只花了五年,他见证了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逐渐成长为一方霸主,也见证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役。如今,胜利的曙光终于来临,刘邦即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

“元朴,在想什么呢?如此入神。”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砚回头一看,原来是张良。只见他身着一袭白衣,手持羽扇。

苏砚笑了笑,说道:“子房,我在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还有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这一切仿佛一场梦,却又如此真实。”

张良轻轻摇了摇羽扇,说道:“元朴所言极是。这天下能有今日之安定,离不开陛下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你我众人的齐心协力。明日陛下登基,乃是我等的荣耀,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不一会儿,萧何骑着马匆匆赶来。他跳下马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元朴、子房,陛下有要事相商,让你们速速前往宫中。”

苏砚和张良对视一眼,跟着萧何急忙向宫中赶去。

刘邦坐在宫殿里,眉头紧锁,脸色有些凝重。看到苏砚、张良和萧何进来,他起身说道:“三位爱卿,如今朕即将登基,可这封赏之事却让朕颇为头疼。”

苏砚拱手说道:“陛下,这封赏之事确实至关重要,需谨慎对待。不知陛下所忧何事?”

刘邦叹了口气,说道:“朕麾下功臣众多,每个人都有功劳。如何公平地进行封赏,让众人都心服口服,实在是个难题。”

张良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封赏功臣应遵循论功行赏的原则。但在这过程中,也需考虑到各方的平衡。不可只看重战功,文臣的功劳同样不可忽视。”

萧何接着说道:“子房所言极是。臣以为,元朴功劳最大。自陛下起兵以来,元朴带来诸多新奇之策,让我军在困境中屡屡化险为夷。在战略谋划上,更是高瞻远瞩,为陛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还多次深入敌后,获取重要情报,为我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也在一旁说道:“萧丞相说得对。苏兄足智多谋,在战场上给予我很多帮助。若不是苏兄,我韩信也难以取得如此多的胜利。”

刘邦点了点头,看着苏砚说道:“贤弟,朕也深知你的功劳。你为朕出谋划策,不辞辛劳,朕一直都记在心里。此次封赏,朕定不会亏待你。”

苏砚赶忙跪地,说道:“陛下,臣不敢居功自傲。这一切都是陛下英明神武,以及诸位同僚齐心协力的结果。臣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刘邦扶起苏砚,说道:“贤弟不必谦虚。朕心意已决,此次封赏,你当为首功。”

登基大典的日子终于来临。长安城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皇宫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刘邦身着玄黑色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金銮殿。

苏砚、张良、萧何、韩信、樊哙等大臣们身着朝服,跟在刘邦身后,神情庄重。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新的王朝即将诞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