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眼瞅着快到上班时间了,我估摸着罗小英乘坐的飞机也快降落了。于是,我麻溜地找到阿依古丽,让她开车,咱们一道前往一宁机场。这一宁机场呢,其实也是一力州的机场,巧的是,一宁县城和一力州政府差不多在同一个位置。听说上级还琢磨着把一宁县改成一宁区呢,不过这也就是上级的计划,还没正式实施,就那么一说。
从县政府到机场也就二十分钟的车程,等我们赶到的时候,罗小英坐的航班已经稳稳落地了。我和阿依古丽赶忙往接机口奔去,刚到没一会儿,就瞧见罗小英从里面出来了。她大老远就瞅见我了,我心里也是一阵激动,快步迎上前去,和她来了个热烈的拥抱,足足抱了近半分钟才分开。
这时,阿依古丽才走上前,问道:“莫县长,我来帮忙取行李吧?” 罗小英这才发现旁边还有个少数民族姑娘,一脸困惑地看了我一眼。我赶紧介绍:“这是阿依古丽,是县府给我配的办事员兼司机;这位是罗小英,在州政府发改委任职。” 介绍完,阿依古丽也很热情,主动和罗小英抱了抱,算是打过招呼了。
我们一起走向停车场,罗小英看到我们那辆崭新的车,有点惊讶,问道:“你们县里还有这么好的车?” 我赶忙解释,还冲她使了个眼色:“噢,这车可不是县里的,是我朋友的,借过来用用。” 罗小英秒懂,知道有些话不方便说,也就没再追问。
我们开着车前往自治州州府,先找了一家四星级酒店开好房。我这才问:“小英,你们今天要去发改委报到吗?” 罗小英说:“没规定呢,这都快下班了吧,要不明天再去?” 我回她:“没呢,这儿晚上八点才下班,现在才刚开始上班没多久。”“是吗,上班时间和我们那儿一样啊?”“是啊,要不你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去单位报到?” 罗小英瞧了眼有点拘谨的阿依古丽,轻声说:“要不你先把我送到单位吧,看看单位有没有房间安排,我先收拾下宿舍,你晚上再过来?” 这最后一句话说得可轻了,也就我俩能听见。
我听她这么安排,便对阿依古丽说:“我们先送罗小姐到州府报到,然后回单位上班。” 到了酒店停车场,我发动车子,把罗小英送到州委办公大楼。
回单位的路上,阿依古丽开启了八卦模式:“领导,刚才那个罗小姐是你女朋友吧?” 我回答得模棱两可:“算是吧,也可能不是。” 接着又补充道:“以前在南方和罗小姐一起共事过,还一起在党校培训过,都是带职培训。”“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们是大学同学呢,就感觉你们俩职务级别都挺高的。”“是啊,罗小姐在南方的时候就是处级干部了,到这儿可能得降级任用,不过也没啥,反正我们来这儿就是锻炼,不影响以后的仕途。当然啦,我们来这儿,也是想把南方的工作经验带过来,让这边经济发展起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回到单位,府办主任就迎上来,说:“莫县长,书记找您,让您回来就去他办公室。” 县委书记叫周建国,快到退休的年纪了,七十年代从内地进疆参军,后来就留这儿建设新疆了。
我进了书记办公室,他特别客气,招呼我坐下,还吩咐秘书给我倒茶。我喝了口茶,周书记才开口:“小莫啊,你们昨天来,我正好有事去州里了,没来得及给你们接风,下次找个机会咱聚聚。” 我赶忙回应:“书记您太客气了,我们刚到,还得您多指点,让我们工作早点步入正轨。”“好说,好说。听吴县说你打算花些时间做调研,这是好事。不过你兼任的镇上工作也不能放松,现在正是棉花地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事儿办好。你所在的那达拉镇,棉花产值占了全镇收入的近八成呢。”“有这么高啊?我还以为占五成。书记,我昨天去企业都没有,更别说棉纺企业了。我想着引进一些这样的企业,以后产地的棉花就能就地加工成棉纱、棉布,甚至是时装,这样既能增加棉花附加值,还能提高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失业率。”
“这问题以前的干部也提过,可都没下文,最后不了了之,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完成任务随便提提,没一个成功的。”“是吗?我回头问问市里领导。我提这事儿是有准备的,这次专门安排了干部到州府发改委任职,就是为了能顺利落实计划,省得拖太久实现不了。”“是吗?你们那干部来了没,还是第二批才到?”“已经到了,下午去州发改委报到了。她是省里安排过来的,我觉着省里对我们这批干部挺重视。”“那你啥时候把计划弄出来,给我看看,咱一起把这事儿干成。”“行,我大概花一周时间做计划。”
“对了,听说你带车来办公,有这事儿吗?”“是有这事儿。我来的时候路过乌鲁木齐,一个朋友听说我要来这边上班,就把车借给我了。我知道县里办公经费紧张,我又兼任乡镇镇长,确实需要辆车。县里就那几台小车,大家都忙,所以朋友借车,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书记您放心,车子正常费用我自己出,不会让公家报销。”“我倒不是担心费用,就是特殊照顾。”“好的,我明白了。”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我回到自己办公室,瞧见阿依古丽在外面大办公室招呼着一个人。那人见我回来,立马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说:“莫县长,您回来啦,我是县教育局的莫新来。”“噢,莫局长啊,快坐,喝茶。” 我在他对面沙发坐下,阿依古丽给我倒了杯茶,就去一旁整理文件了。我问:“莫局长,您找我是有啥事儿吧?”“是啊,这次新来了四个南方老师,我想把她们都安排到县一中,您看行不?” 我一听就明白,他这是来套近乎呢。我赶忙说:“行,您看着安排就行。她们既然报名来了,肯定有心理准备,您不用太担心。不过人身安全方面可得做好保障。”
接着,我们又聊了些学校的事儿。现在国家政策好,以前好多少数民族孩子不上学,现在都想回来上学了,可师资和校舍都有点不够,他问我有没有啥好办法。我想了想,说:“在南方,我们能向社会筹集些资金建校舍。但师资问题有点难办,就算在南方号召应届毕业生过来,也不是长久之计。要解决师资问题,还得在本地找些愿意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给点分数优惠、学费减免啥的,条件就是毕业后得回家乡服务。” 莫局长听了,连连点头。我又说:“这样吧,您回去把县一中要增加的校舍和教师公寓所需资金做个预算,明天一早给我。我让南方的领导帮忙解决。资金到位的话,现在正是建设的好时候,秋季新学年开学就能用上新校舍。要是拖到下半年,土地冻了就建不成了。”“行,我明白了,您回去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