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礼部定殿试日期为三月二十七日。
到三月二十七日清晨,以伦文叙为首的三百名进士分别排队在午门外,等候进入他们魂牵梦绕的紫禁城。
这一刻,数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一朝登上天子堂,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一张张或老、或年轻、或稚嫩的脸,严肃而庄重的望着紫禁城,不由唏嘘万分,好一些人激动的落泪。
在礼部官的带领下,他们进了午门,并未走正门,而是走左右掖门,寻常这座门是不会打开,但今日弘治皇帝要亲自殿试于奉天殿,自然要开辟。
一名名贡生跟着礼部和锦衣卫官,庄严肃穆的朝皇宫走去,在穿过奉天门后,视野豁然开朗,那无比宽大的广场一眼足可容纳万人,在视野的最前方是一栋无比雄伟的建筑,奉天殿!
此一时,谁能不生出忠君爱国、以身报国的感想。对皇权的尊敬和畏惧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三百名进士有些呆怔的望着紫禁城最宏伟的建筑,不由激动万分。
在礼部官的引领下,三百名进士一同进入奉天殿。
弘治皇帝并未出现在奉天殿,今日这三百名考生还需要考试,等殿试之后,弘治皇帝才会亲自接见前三甲。
殿试是弘治皇帝亲自出题,旨在考诸贡生的策论治国能力。
内阁首辅刘健手持圣旨,在大殿前宣读弘治皇帝考题。
‘朕惟自古圣帝明王之致治其法,非止一端,而孔子答颜渊问:为邦但以行夏之时……诸生且援据经史参酌古今具陈之朕将亲览焉。’
这些暂时还是纯粹如白纸的贡生们,还不知道官场是何等的复杂,一个个心怀激荡的开始作答,力求将最好的答案呈给皇帝。
殿试结束,弘治皇帝再命以内阁首辅刘健为首,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卿等官为协同读卷官。
三月二十八,殿试出结果,赐伦文叙一甲状元。
三月二十九日,上御奉天殿赐伦文叙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三月三十日,赐进士恩荣宴于礼部,昌平侯张懋待宴。
弘治十二年的科举考试至此彻底告一段落,其中伦文叙入翰林院赐翰林院修撰,王守仁这场殿试考的并不好,实际他也没怎么用心,赐观政工部。
未入翰林院的进士几乎全部都会下放到六部观政,等地方有缺后,会陆续下放地方,从县丞或者县令不等开始起步,正式成为大明官场的一员。
三甲同进士出身的都穆被赐兵部观政,这些日子都穆一直在想,他不知道当初究竟是谁让他做的假证,说心中不担忧是不可能的,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再来找自己麻烦?
只是这么久了,依旧没有一点风声,他一颗心也渐渐放了下去,官场无靠山,一步步都需要自己慢慢走下去。
四月的一大清早,兵部的调令下来了,望着调令书,都穆整个人都呆滞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