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朝廷是否相信,事实胜于雄辩。
薛延陀被纳入大唐版图的消息,想必已经传遍长安城了。
昨天李恪还在想,李世民的圣旨也应该快到了。
所以,圣旨的到来李恪并不感到意外。
他迅速回房换了一身衣服,这才来到郡守府大堂接旨。
“王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
“本王没想到,此行居然还得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看清前来宣旨之人后,李恪略感意外。
没错,来人正是李世民身边的贴身太监:王德。
看来这封圣旨非同寻常啊!
赏赐必定少不了,就是不知道这赏赐到底是什么。
大唐最重军功。
李恪凭借一己之力拿下薛延陀,这绝对算是大唐罕见的军功了。
也就是贞观四年,李靖横扫东突厥的这份功绩能与之比拟。
“哎呀,殿下太客气了!”
“您在北疆立下如此功劳,震慑朝野,陛下特别高兴。”
“此行奴婢也是主动请命,迫不及待地来给殿下颁布圣旨的。”
能够混成李世民贴身太监的人物,眼力见自然没的说。
再加上李恪之前待他不错,两人倒是没太过寒暄。
很快,王德便开始宣读圣旨。
“门下:蜀王李恪英武果敢、文武双全、足智多谋,而今一举收复薛延陀,功勋卓著……”
“特许蜀王李恪在大唐北疆开府建牙,统管原东突厥和薛延陀疆域,总领北疆军政大事。”
“主者施行,贞观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当王德的声音落下后,一同听旨的其他人都傻眼了。
其他的赏赐都不足为奇,但是允许蜀王殿下开府建衙,这就不同寻常了。
在此之前,殿下还是北疆都护府的都护。
很多重大决策还需向上禀报,经过陛下审批后才能执行。
可一旦开府建牙之后,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开府建衙的王爷可以自由任免下属官员,甚至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
有了开府建牙的权利,李恪在北疆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干了。
“臣接旨,谢陛下恩典。”
李恪恭敬地行了跪拜大礼,接过这合胃口的圣旨。
“王公公,父皇允许本王开府建衙,还把薛延陀也纳入本王管辖,朝中大臣难道就没有意见吗?”
李恪很自然地往王德手心塞了一锭银子。
接完圣旨后,李恪命人准备好酒好菜,干脆就在大堂里招待王德。
很快,一桌子好酒好菜就已经准备好被端了上来。
其中自然少不了蜀王府的新发明:火锅涮羊肉。
李恪亲自作陪,同时也算借此机会了解一下长安城的近况。
“殿下,实不相瞒,朝中众臣的意见很大!”
“尤其是那些文臣,他们坚决反对将薛延陀交给殿下治理。”
就算李恪不问,王德也会提醒他的。
更何况李恪待他向来不薄,他更是知无不言。
李恪涮了一小碟羊肉,蘸好蘸料放到他跟前的骨碟里。
放下筷子,这才开口问道:“展开细说,他们都怎么议论本王的?”
“他们说殿下还年轻,能力尚且不足以管理北疆如此大的疆域。”
“还说要再派一位皇子过来,协助殿下镇守薛延陀。”
王德夹起骨碟里的涮羊肉,慢慢送进嘴里。
一口下去,柔软细腻,鲜嫩至极。
幸福感在唇齿口鼻之间游荡几个来回,一股脑儿地暖了心暖了胃,好不畅快!
饶是王德都忍不住多夹了几筷子,迫不及待送进嘴里。
直到看到李恪盯着自己,这才反应过来。
“还好房公站站出来替殿下说公道话,力挺殿下总领北疆一切事宜。”
闻言,李恪点了点头,“房公的这份恩情,本王记住了。”
随后又好奇地问道:“那长孙无忌呢,他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