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一六、试探(2/2)

张安平叹口气道:“老王也是生不逢时。十几年前参加院士增选,前面积压很多人,需要论资排辈。终于熬到资历够了,现在又更看重学术成果,年轻一辈反而冲到了前头。来来回回折腾了五六届,原来香喷喷的鸡腿也变成了鸡肋,当选无望,弃之又可惜。”

徐生洲跟着感叹道:“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吗?”

张安平又道:“要说老王的资历、能力基本上都是足够的,能多次进入院士增选第二轮,就已经足以说明。但就是差点火候!”

徐生洲好奇地追问道:“差在哪里?”

张安平躺在旋转座椅上玩味地说道:“当然是很多因素,比如学科影响力?比如学校能力?等等。其实老王不是个例,很多非常优秀的候选人都卡在了第二轮,而且不止一次、两次。每次都处在能上、能不上的边缘,然后被pK下来,知道为什么吗?”

这就很微妙了!

徐生洲揣测道:“因为有仇家?”

“有仇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能上、能不上的关键节点上,需要有人力挺你一下,才能翻过这一关。”

徐生洲更好奇:“咱们师大数院,有严老师、成老师两位院士力挺,王教授还折腾这么多回?”

张安平摇摇头:“我们有两位院士,顶多能让自己人不被暗箱操作,却不能保证一定上。要想当选,还得更有力的人支持,比如说数理学部院士增选的时候,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或菲尔兹奖得主出面给他站台。”

徐生洲瞪大眼睛:“你是说邱欣东先生?”

众所周知,邱老爷子和燕大帮不对付,简直势同水火,偏偏燕大那帮人在数理学部一手遮天。邱老爷子出面站台?那还不是站谁死谁,比《死神来了》都准!

张安平被噎了几秒钟:“呃……邱院士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总之,在关键时刻有人力挺,结果就会截然不同,所造成的后续影响也会不同。”

徐生洲点点头。

一个人是院士还是杰青,待遇天差地别。

同样道理,一个学科、一个院系乃至一所学校有没有院士坐镇,那也是天壤之别!

有了院士,就等于竖起了一面旗,可以招兵买马、可以占山为王。有了两三位院士坐镇,更是可以楚河汉界、列土封疆,在分蛋糕时可以决定怎么切!

张安平又道:“不仅是院士增选,评杰青、评优青的时候也是同样如此。能上、能不上的时候,有人力挺一下,或许就上了。学者的黄金年华那么几年,一鼓作气评上了,心气、自信也就上来了,就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要是评不上呢?”

徐生洲等着他说下去。

果然,张安平自问自答道:“三年、两年评不上,一个学者的耐心就被磨没了。而且每次都差那么一点,他就会怀疑是学校、院系的能力不行,就会想着换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这种级别的人才,基本上都是院系千辛万苦、花费很长时间培养出来的。他这一走,至少所在的学科要伤筋动骨!

“五年、八年评不上,整个院系的人心就散了!别人就会觉得是你这个学校、院系的平台,原本优秀的人才都会想着走,年轻的、有潜力的人才又不愿意来。一来二去,这个院系基本上就垮了!所以,作为一个学派的领军人员,不单是自己学问要做得好,而且要培育好、保护好、提拔好自己人,明白吗?”

呃,你这是说给我听吗?

又或者说,你是在教我搞学阀、山头主义那一套吗?

张安平也没指望徐生洲能马上领悟并付诸实践,反正未来还有时间。他随即换了个话题:“你拿着一摞论文来找我,是已经完成任务了?”

徐生洲拍了拍手里的论文:“不负所托,我把那上百本论文全部翻了一遍,确实发现有几位论文写得比较有趣。只是不知道张院长最终想要几本?”

张安平道:“只要是有潜力,当然是多多益善!”

徐生洲又问:“那张院长想要这些论文,是有什么打算?单纯是为了评出优秀学位论文?”

张安平道:“这你不用管。”

徐生洲图穷匕见:“那我能不能跟你打个商量?”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