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8章 陈望巧妙应对记者们的犀利提问,彰显华夏军人气魄(1/2)

随着发布会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记者们的提问也愈发犀利。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陈望言辞中的每个细节,并有意将问题推向更具分歧和关注的方向,尤其是关于北伐的战略部署。

记者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提问,试图从陈望口中探得更多的情报。

“陈司令,您提到接下来的北伐计划,能否详细说明一下您和统帅部高层是打算如何进行的?”

在人群中,一名英吉利记者首先举起话筒,眼中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道:

“毕竟,北方的战局并不简单,山西、河北等地的形势如何,金陵方面,是否准备好了?”

陈望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依旧沉着,冷静地扫视了全场。

而记者们的目光锐利,仿佛一群猎鹰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但陈望并没有急于揭开战略的全貌,他微微一笑,语气悠悠道:

“北伐是一个系统的战略,不是单纯的一场战役。

我们已经部署了前期的资源,下一步将通过战场上的逐步推进,集中力量击破日军最薄弱的防线,最终完成对北方失地的收复。”

记者们显然对这样笼统的回答,并不满足,他们继续追问,气氛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剑拔弩张。

“那么,陈司令。”

这时,一名德意志记者打破了短暂的沉默,继续追问道:

“北伐的计划,是否已经得到了统帅部的正式批准?还是您个人的畅想,依旧没有得到高层的支持?”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其他记者纷纷低声窃语,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背后隐含着某种深层次的政治意味。

德意志记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故意外露的轻蔑和试探,似乎有意质疑陈望是否越权行动。

但陈望完全没有被唬住,她眼中闪过一丝冷笑,随即冷静地回应道:

“北伐计划,包括中央军的所有战略决策,都是经过充分的审议的。

华夏军队的每一项行动,都会确保在政治和军事层面的绝对统一!”

这确实是废话,但在暗箭难防的外交场合,却十分有用,在场的记者们并未从他的话语中找出任何可以攻击的漏洞。

可仍有记者不甘心,继续刨根问底。

很快,一位来自法兰西的记者,带着一种几乎有些尖锐的语气,继续追问道:

“陈司令,北伐计划如此仓促推进,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

毕竟,日军在北方依然有大量的军队和坚固的防线,您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日军反扑的准备?”

陈望面不改色,他目光如炬,轻轻扫视了一眼提问的记者后,便慢条斯理地答道:

“战争从来不是没有风险的,北伐的计划早已经历多次缜密的推演,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收复北方。

至于日军的反扑,我华夏百万大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日军只要敢来,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无论在战场上的决策,还是在舆论上的应对,永远都充满了冷静与智慧。

这时,又一名荷兰记者不放过机会,继续追问道:

“那么,陈司令,既然您如此自信,关于北伐具体时间表,应该已经敲定了吧?您打算在什么时候开始这场战役?”

这次提问,显然有些“刁钻”了。

面对这个居心叵测的问题,陈望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毫不迟疑地回应道:

“北伐的时机,并非一时兴起的决定。这是统帅部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方力量的调配所做出的决策。

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日军虽然在北方拥有大量军队和防线,但随着我们逐步推进,他们的防守将会出现裂缝。

至于具体的时间,各位记者朋友,敬请期待!”

陈望字字铿锵,完全不给这些记者们有机会继续深挖。

而随着发布会的气氛渐渐升温,台下的记者们纷纷摩拳擦掌。

显然,他们是想要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试图从陈望口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甚至是破绽。

很快,一位穿着深色西装的德意志记者举起话筒,面色严肃,但说出的话语却带着明显的不怀好意道:

“陈司令,您刚刚提到陈实长官和罗英长官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据我们观察,这两位长官的指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他们是否真的在战术上做出了什么关键决策?”

话音刚落,台下的气氛顿时凝固,记者们似乎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陈望的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