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章 岁月的起点与憧憬(2/2)

经过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灯光下的反复商讨,大家最终一致同意姥爷的想法,决定送石添去当时文安县城最好的小学 —— 文安第二小学。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每个人都深知其中的艰难。姥爷磕了磕旱烟袋锅子,语气坚定地说:“咱不能苦了孩子的前程,咬咬牙,县城的教育资源好,对添儿今后有好处。” 石添妈妈虽然面露难色,但看着石添眼中满是憧憬与渴望的眼神,最终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她明白,为了孩子的未来,再难也要试一试。姥姥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却也默默表示支持。

就这样,石添妈妈在她单位申请了一间宿舍。宿舍虽然不大,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着简单的桌椅和床铺。石添看着这个崭新的环境,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为了凑齐学费,那段时间一家人省吃俭用,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姥姥把积攒多年的压箱底钱拿了出来,那是她一辈子的心血;石添妈妈更是节衣缩食,能省则省。终于,在开学前夕,一家人齐心协力凑齐了所需费用,石添也得以顺利入学。

入学第一天,石添穿上妈妈亲手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背着姥姥连夜一针一线缝好的书包,怀揣着家人满满的期望,迈着轻快而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校门。清晨的阳光洒在他稚嫩的脸上,映出一片充满希望的光辉。他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而这段旅程,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梦想,如同扬起风帆的小船,即将在知识的海洋中起航。

县城的学校果然与村里的小学截然不同,踏入校门的那一刻,石添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吸引。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如同巨人般矗立在校园中央;宽敞的操场绿草如茵,仿佛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丰富的校园文化宣传栏,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活动,如同一个知识的宝库。这里不仅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兴趣班。令人惊喜的是,在九十年代,学校就已经开始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各种兴趣班都是免费的,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有着一套独特的选拔方式,由各个班的班主任负责发现有各种特长的学生,然后统一推荐给各个兴趣班的老师。石添自小就对唱歌和美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仿佛这两项艺术是他灵魂深处的挚友。在村里时,他常常跟着收音机哼唱小曲,尽管五音不全,却唱得如痴如醉,仿佛在歌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他还会拿着树枝在土地上涂鸦,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脑海中想象的奇妙世界,那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入学没多久,敏锐的班主任就注意到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孩子。音乐课上,石添那清亮的嗓音尽管偶尔会跑调,但他投入的神情和对音乐的热爱,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深深打动了老师;美术课上,他用简单的画笔勾勒出的图案总是别具一格,充满了乡村孩子独有的质朴与想象力,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于是,班主任决定把他推荐进了声乐班和国画班。

得知这个消息,石添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放学后,他像一阵风似的一路飞奔回妈妈单位的宿舍。推开门,看到正在忙碌做饭的妈妈,他气喘吁吁地喊道:“妈,我进声乐班和国画班啦!” 妈妈转过身,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的泪花,笑着说:“太好了,添儿,可得好好学,别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进入兴趣班后,石添仿佛如鱼得水,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声乐班,老师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教起,石添学得一丝不苟,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与世界对话的密码。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他就会早早起床,跑到操场边,对着空旷的场地练声。那稚嫩的 “咿咿呀呀” 声,在晨风中飘荡,如同清晨的鸟鸣,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国画班的老师则手把手地教他握笔、调色,石添瞪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在探寻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次作画,他都沉浸其中,用画笔描绘着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乡村的田野风光,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到校园的多彩角落,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操场,一点点在宣纸上展现,仿佛他的画作就是他心中的世界地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添在兴趣班的表现愈发突出,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歌唱技巧和国画基本功,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尤其是郑迅,这个将来要和他成为一辈子死党的朋友,他们一起交流音乐的感悟,分享绘画的心得,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石添也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仿佛阳光穿透了云层,照亮了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小石添在学校的出色表现,让家人倍感欣慰。每次他拿回优异的成绩单,或是兴奋地讲述在兴趣班的点滴进步,妈妈脸上的笑容就像绽放的花朵,从未停歇;姥爷也总是欣慰地点头,眼中满是对他的期许,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而石添在家里同样乖巧懂事,他深知大人们的辛苦,自幼在农村长大,他目睹了乡亲们终日在田间劳作的艰辛。那一张张被烈日晒得黝黑、挂满汗珠的脸庞,还有那弯得像弓一样的脊背,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成为他心中最深刻的记忆。所以,他很心疼家里的大人,很早就主动学着干起了农活,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为家人分担生活的重担。

一到放寒暑假,石添就给自己制定了规律的作息计划。每天清晨,他会先坐在那张有些破旧的书桌前,认真完成作业。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一笔一划都写得工工整整,遇到难题,他就会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直到攻克为止,仿佛每一道难题都是他成长路上的敌人,而他必须战胜它们。完成学习任务后,其余的时间他都会帮舅舅去地里干活。

田间的活儿,他样样精通,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农夫。翻地的时候,他小小的身子紧紧握住锄头,使出全身的力气,一下一下地把土地翻松。泥土溅在他的脸上、衣服上,他却毫不在意,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收麦子时,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挥舞着镰刀,动作虽略显笨拙,但那份认真劲儿却让人动容。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滴进麦茬地里,仿佛是他辛勤劳作的勋章;掰玉米时,他穿梭在玉米林间,双手被玉米叶子划得一道道红印,可他依旧咬着牙,快速地掰下玉米棒子,扔进筐里,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世界,他不会被这点困难打倒;割豆子时,他猫着腰,沿着豆垄前行,锋利的豆秸茬子扎破了他的鞋底,他也只是皱皱眉头,继续坚持,那顽强的毅力让人敬佩不已。

邻居们看在眼里,纷纷竖起大拇指,时不时就会在姥姥面前夸赞:“您这外孙,真是太招人稀罕了!小小年纪,又懂事又能干,您可真是有福气啊!” 姥爷听着,脸上笑开了花,满是自豪地回应:“这孩子,打小就知道心疼人,我也盼着他以后能有大出息。” 而石添,听到这些赞扬,只是腼腆地笑笑,又转身投入到新的劳作中。他知道,自己多做一点,就能帮家人减轻一点负担,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从小的成长经历,让石添深知生活从不会轻易许人圆满。缺失的父爱、贫寒的家境,都曾是他生命中的阴霾,如同乌云一般笼罩着他的天空。然而,正是这些困境,如同砥砺他前行的磨刀石,促使他在学习与劳作中加倍努力。在声乐班和国画班,他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用歌声和画笔描绘着心中的梦想。他渐渐明白,富足并非仅仅是物质的充裕,更是精神的充盈与内心的强大。就像一颗在贫瘠土地中顽强生长的种子,他努力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站在青春的路口,石添望着远方的天际线,心中既有对往昔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知道,前方的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学业的竞争、梦想的追寻、生活的压力,都将如潮水般接踵而至。但那又何妨?就如同玲珑塔在数百年风雨中坚如磐石,他亦有勇气、有力量,凭借自身的坚毅与家人深沉的爱,去冲破重重阻碍,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此刻,在他心底,一段新的旅程正悄然萌芽。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