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江佑的话,乐明中不由地陷入思考,良久之后,他苦笑数声,然后才评价道:“寅吃卯粮,竭泽而渔。”
乐明中明白,江佑的这个建议,是极具可操作性的。
有过秘书经历的乐明中深知,现场给领导提想法提建议,最难的不是点子是否足够创新,而是点子是否能够落地执行。
所以古代小说里,谋士给主公提什么上中下三策,主公往往选择中策或下策,不是因为上策不好,而是因为上策我没有资源执行!
而江佑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出这么一个操作简便的方法,让乐明中内心不由惊叹,右大姐家的这个外甥,不简单啊!
对了,也不知道于主任知道了的话,会怎么看自家这个晚辈?
将心思收敛回来,乐明中看向江佑,开口问道:“老百姓呢?”
“啥?”
乐明中笑道:“你刚刚说的,好像是个多方受益的方案,可却偏偏漏了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在你这个设想里,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江佑笑道:“他们啊,他们能得到一个水泥盒子,还有几十年的房贷啊。”
乐明中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个事啊,最近新阳的房价还真有这样的苗头。所以我也在愁啊。如果房价起来了,群众的收入没起来……”
“我再怎么清廉,再怎么认真,以后群众也只会记得新阳的房价是在我任期内涨起来的。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戳我的脊梁骨啊……”
感慨完毕后,乐明中又看向了江佑:“好了,现在你跟我说说看,实打实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建议。”
“您刚刚在饭桌上提到,在招商引资方面,已经有好些企业准备入驻了对吧?”
乐明中点了点头:“是啊,我这段时间跟志强书记他们分头,走南闯北的,拜访了好些个在外创业的新阳籍企业家,确实有些人准备回乡创业。目前已经有30多家企业了吧。”
听到这话江佑愣了愣:“这么多?”
一旁的祁开来笑道:“新阳出去的招商团队,在外面只吃盒饭,不吃宴请,人家看到新阳政府是这样的办事风格,自然就会愿意接触一下,愿意接触的企业家多了,那诚意到了,自然进展就快了嘛。”
听到这话,江佑心里很是意外,这个乐市长,看来真是个实干家啊?
他看向乐明中:“乐伯伯,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么?”
乐明中点了点头:“是啊,现在新阳领导班子的共识就是先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步发展特色农业,创造大量的岗位需求。”
江佑笑道:“然后外出务工人员就会留在家乡工作,这些人又会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反过来刺激经济发展。”
乐明中喝了口茶后,语气有些不甘地说道:“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已经谈成的企业家最终都回来办厂了,那创造出来的岗位也是有限的。”
江佑眯眼思考起来,看见江佑这个动作,熟悉他的祁开来对乐明中使了个眼神,两个人全都闭口不言了。
也就过了个一两分钟,江佑抬起头来:“乐伯伯,怎么不考虑一下互联网产业?”
乐明中眼中闪过一些失望,可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互联网可是高科技产业,我们新阳没条件搞啊。。”
江佑明白,乐明中这是误解自己的话了。
他解释道:“乐伯伯,我的意思是,可不可以去找互联网企业谈,吸引他们将劳动密集型的业务项目投到新阳来?”
听到江佑的解释,乐明中有些疑惑:“互联网企业还有劳动密集型的业务项目?”
江佑点点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