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明知道自己被利用、被牺牲、被怀疑,却还愿意留下来。”
“因为你认同我,不是因为我信你。”
死神沉默。
张凡吐了口烟:
“赵玉茹不是个坏人,她只是太聪明。”
“聪明人最难驯服。”
三天后,张凡收到一封信。
落款,赵玉茹。
他拆开,里面是一份详细的报告:
【北区现有难民3万余人,水源严重匮乏,医疗资源不足......】
【本人已自筹物资,并联合三家中小企业进行重建......】
还有一句亲笔备注: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会信我。”
“但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你亲口告诉我,你不再需要我。”
张凡默了。
远在北区,赵玉茹坐在简陋的指挥中心,手中握着一支微型监听笔。
那是她入职曦光情报部时,叶灵儿亲手交给她的“保命工具”。
她从没用过。
直到那晚,她被“贬到”北区的前一刻,她悄悄启动了录音功能。
她听见了张凡在天台上说的那句话。
“不是嘴上说的,是你知道自己被利用、被怀疑、被牺牲......却还愿意留下来。”
赵玉茹的唇角,露出一丝极浅的讽刺笑意。
“张凡,你果然还是不信我。”
“既然你看不见我的价值,那我就自己,制造一个你不得不看的局面。”
赵玉茹不是普通人。
如今掌握北区“自治权限”,她第一件事,不是安置难民,而是悄然激活了一张沉寂已久的旧关系网。
她找到了曾经在周家效力的“灰色商人”,霍三。
一个在边境倒卖医疗物资和假身份证的商贩。
“霍三,我要一批药品、三车食物。”
霍三在视频那头笑得猥琐:
“赵小姐,这几年你不是金盆洗手了吗?怎么又来找我?”
赵玉茹语气冰冷:
“我现在是曦光北区事务局局长。”
“你帮我,我保你在曦光合法经营。”
“你不帮我,我就让你彻底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霍三愣了三秒,立刻点头如捣蒜:
“好说好说!赵姐一句话!我全包!”
三天后,一支未知来源的车队悄然驶入北区。
赵玉茹用一场“灾后恢复”的名义,将物资分发给难民。
配合她亲自设计的“重建方案”,北区一夜之间成了曦光城舆论的新热土。
北境之花的称号,就这么被悄然炒了出来。
赵玉茹不满足于“内部认可”。
她要“全民认可”。
她掏出自己最后一点底牌。
一位在央视供职的高中闺蜜,现任《新青年》纪录片编导。
“婷婷,我要一支摄制组,来北区拍片。”
“你疯了?你不是被张凡贬了吗?”
“正因为被贬,我才要给他惊喜。”
赵玉茹语气平静。
三天后,《曦光,北境重生》专题片在央视频悄然上线。
镜头中,赵玉茹身穿工装、素发朝天、脚踩泥泞,亲自带队搭建难民营、分发食物、安抚群众。
她的台词简短却有力:
“我不需要感谢,我只希望大家能活下去。”
“我在替曦光城守边。”
强烈的反差感与真实感,迅速引爆舆论。
转发量突破百万!
弹幕刷屏:
“这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官员!”
“曦光城最美女官,不是林晓雪,是赵玉茹!”
“她是战争后最温柔的光!”
“张凡眼瞎了吗?这么好的人才扔北区?”
赵玉茹知道,仅靠媒体,不足以撼动张凡的思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