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躬行农事(二)(2/2)

众人有样学样,将花生吃的嘎嘣脆响,满口飘香。

“祖王爷,此花生竟然如此美味,比地果好上百倍不止。”江万载道。

赵德芳悠悠觉得,他所拿的花生已经是改良数百年,八百年前的大宋朝落花生哪有得比?他也就理解了为何历史文献里没有留下来关于花生及其衍生品的记载。

“这个花生就当做改良款吧,给我大宋人民再增加一些油料,还有各类花生糕点。”赵德芳暗想,“玉米也是高产作物,可惜船上还没有发现能作为种子的玉米粒。还有烟草,还有橡胶树,也该种植了。还有西红柿,洋葱,南瓜,还有向日葵,抽空一定好好找找种子,实在不行,就派船队去美洲非洲了。”

听着赵德芳的介绍,不止是陈景沂这些农人,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祖王爷是真正的天人,带过来这么多好东西,如果能够普及,那将是多么富裕的一个大宋啊。

随后,赵德芳亲自下田,带领众人开始劳作,第一犁由他亲自扶犁,陈景沂牵牛,犁铧在松软的泥土里穿过,身后留下一溜翻开的散发着泥土香的沟壑。

赵德芳其实对种田还是很有体会的,他生长在农村,从小就跟着大人在田里耕作,虽然主要是玩耍,偶尔跟着干干农活,但这也为他打下了种田基础,耕地、除草、浇水、碾场、扬掀样样都会。曾经赵德芳第一次看见雪白的化肥,以为是白糖,抓了一把就往口里捂,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成为笑话在村内流传。

稻谷育苗本就是国人强项,流传了数千年,众人很快就完成了。土豆和红薯的种植也很简单,平整好土地,整齐码放在土里,再浇上水即可。赵德芳讲解,陈景沂带领着大家干的热火朝天,翻地的,堆陇的,浇水的,施肥的,江万载、文天祥、陆秀夫等人也加入耕作,茶伦和萨仁图雅也是各自扛着一把锄头,直干的香汗淋漓,嗓子冒烟。

过午,方洪着人送来午饭和茶汤,众人就在田间用餐。赵德芳将辣椒酱分给大家,那独特的香辣味再次让大家回味良久。

“这个辣椒酱主料就是辣椒,磨碎后添加一些酱料,再消毒、发酵而成,辣椒比茱萸辣味浓,此次也留了一些种子,不久之后也将是一道日常食用的蔬菜。”

太阳西斜,落日余晖中,十数亩上田怀抱着刚刚种下的种子,满怀希望的开始了孕育。大家看着忙碌过后的成果,一个个都充满了希冀。

“今日劳烦大家了,我们种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不久之后,这里将会带来天大的惊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本王会再次回来,与你们一起收获。”赵德芳道。

其实这时候他心里也腹诽了一下,很多作物都是两百年后的哥伦布环游世界后,在大航海时代被慢慢传播到中国的,现在提前出现,而且是集中在东方大国出现,不久的将来,农业高度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看你们白种人还自恃优越,还有何机会侵占别国?你到我大宋来,让你们看看我东方大国的富饶强盛和国泰民安。

方洪赶紧道:“今日祖王爷开犁第一田,实乃我大宋洪福,时日可期,丰收在望,我们全城子民都盼着您再次到来。下官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府欲将此田立为要地管理,拟改建为围场,想请祖王爷赐名。”说着铺上笔墨纸砚。

赵德芳心道,这个方洪能够审时度势,眼光深远,是有大才之人,说不定还想借此青史留名。

他思忖片刻,道:“就叫皇家种植园吧。”说着让王清惠大笔一挥而就,盖上大印。“可由陈耆老担任园长。”

方洪领命,陈景沂诚惶诚恐,再次拜谢。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