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章 赵先生(2/2)

“撕烂死心,苏欣问琴。”

坐在郑大号面前的赵远龙只想往这好大儿嘴里塞救济粮。他很怀疑自己马上要失去猪肉自由。虽然他很在乎。心里突然满腔悲愤,郑屠夫匹夫,信你奶奶个腿儿!你夸自己儿子“聪明颖悟,博文强记”,特么这八个字你从哪里听来的!自己认识怎么写吗?

就好想弄一大锅猪肉把自己撑死啊怎么办!

崩溃的赵远龙决心破罐子破摔,按照郑屠夫心中所想,好好教导这位聪明颖悟,博文强记的郑大号。只要他敢去科举考场,我马上改名字退隐江湖。要是不这么干,赵远龙愧对自己先生的教诲。不过嘛,这长期的肉票暂时舍弃不得,先攥在手里——人生如此艰难,请诸位看官就别拆穿了。大不了下次收束修的时候借口尿遁,不掺合这孩子的教育大业吧。

赵先生人还怪好的咧!只不过不太正经。当然,赵先生吐槽学生不靠谱的事情就不提了。资方说的事情,哪里轮得到打工人置喙。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再特么多嘴找打!看到没,郑屠夫醋钵大的拳头?

郑屠夫的长毛大手一把捞走碎银,毛学旺觉得自己的寿命变短了。这该死的肉铺子早不开晚不开,偏偏路过还剩下一条好肉。要不是身上刚好有点碎银,今天只能在摊子前看看。这个瞎子什么来头,一下拿了五斤肉不用花钱,想想就来气。不然再去杀他一次?

毛学旺恶意满满,拿着草结打着的带骨肋条,心里那个邪恶小人开始扎娃娃。最后他望望天光,放弃了。今天都聚在船上,不耽误功夫了。万一不顺溜,手里这块肉说不定还保不住。

来到船上,两大六小难得齐聚不免都高兴起来。以船为家的只有毛学旺,其他人平时在酒馆跑堂的,在戏园练功的,都忙忙碌碌各自讨生活。毛学旺把肉给了老五刘海,让他找船舱的土豆咸菜疙瘩一起煮掉。

这一次终于用上了张问远从戏班厨房淘弄来的破铁锅和炉子。大铁锅已经被戏班的大厨烧穿一次,打着一大块铁匠重新补上的补丁。破炉子的豁口张问远自己打了块灰浆修过,要不然总漏风,拢不到火,烧不熟菜。

“用的时候仔细,别再铲破了!”

老五招呼老三洗菜,小六负责搂芦苇杆引火,生起炉子再烧船舱里的灰泥炭。

灰泥炭这种玩意,老二从戏班的老人名叫莫糊涂的学来。需得有年深日久的老泥塘,老河床。秋冬天趁大湖里水干露出河底,找凹地往下一直挖到皴黑油光的黑土。这一层黑土带回岸上,分割成半个手掌大小,排在干石板大太阳下晒到干透,一块一块垒到柴房。要用的时候再晒一下,烧起来虽然不够旺,胜在材料不算难得,火力绵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冬天没有炭和柴火的穷苦人家会淘弄这项生计。乌程周围山头的树和草都烧没了,有不少人就用这灰泥炭烧火。就像《卖炭翁》里写的,自己卖炭,家里却没得用。这世道。

一伙人忙忙碌碌,老大捅了捅老三:“锅是好锅,这炉子正经吗?”

老三挠挠头,嘿嘿的笑:“小马拉大车,横竖拉不动。”

老大喊老二和老四,一起去河岸找地方赶紧垒土灶。炉子太小,毛学旺一个人开伙煮个菜饭炖个鱼汤还行。这么一大口铁锅可折腾不动,就算炉子炸了,火也就煊到锅底。

垒行军灶,童子营少年的拿手好戏。等炉子上的小锅开始煮第二次三合饭,土灶也用灰泥炭烧火焖上肉了。绝对是个馋人的事,一帮人勾着头吸溜着鼻子在肉香里等足了时间,吃到嘴的无不赞叹声:“真香!”可惜还是嫌少了。

洪天王曾经也考过秀才。只是成绩不大好。科举失意,官场没戏。金田起义,揭竿而起。从广西金田起义的两万人,到席卷两湖。“贫苦农民、船工、小生产者、游民山洪暴发涌入太平军。太平天国在寻找他们,他们也在寻找太平天国。沿江而下攻破武昌、九江、安庆、南京演变成席卷江南,旌旗蔽日的五十万大军。”

阻断穷苦百姓的上升通道起不了什么风浪,只要有吃穿谁会造反。阻断有野心的人上进就坏菜了。清帝国鸦片战争后乱象丛生。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英雄豪杰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拜上帝教恰恰满足了这些条件,所以才有了这段太平天国的壮阔农民运动。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