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9章 边关烽火(2/2)

商鞅面色冷峻:\"擅点狼烟,欺骗朝廷,罪当诛!缴械投降,尚可留你等全尸!\"

刺客们面面相觑,随即一拥而上。商鞅早有防备,一个闪身避开锋芒,同时大喝一声:\"动手!\"

预先埋伏好的秦军骑兵一拥而上,与刺客们战作一团。刺客虽然精于暗杀,但面对训练有素的秦军精锐,很快落入下风。

突然,首领刺客挟持了一名秦军士兵,厉声道:\"武安君,放我等离开,否则杀了他!\"

商鞅面不改色:\"我秦军士兵,宁死不屈。你杀了他,更无活路!\"

被挟持的士兵听闻此言,趁刺客稍一分神,猛然后仰,撞向刺客下巴。刺客吃痛松手,秦军趁机擒获了他。

战斗很快结束,刺客们被尽数擒获。为首者被押到商鞅面前,商鞅冷冷道:\"说,谁派你来的?\"

刺客咬牙不语。商鞅也不逼问,转头吩咐道:\"传我军令,即刻在此点燃真正的狼烟,召集附近各部!同时,将这些刺客绑在烽火台上,让他们尝尝烈火的滋味!\"

士兵领命,迅速将干柴堆积,点燃了真正的警报烽火。浓烟滚滚而上,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与此同时,城外埋伏的敌军见到再次升起的烽火,主将惊惶失措:\"不好,计划已败露!秦军必有准备,速速撤退!\"

敌军匆忙撤离,却因慌乱而队形大乱。商鞅派出的斥候早已发现他们的行踪,周围的秦军据点迅速反应,派出骑兵追击,敌军损失惨重,狼狈而逃。

烽火台上,刺客们被绑在木柱上,烈火熊熊燃烧。他们很快化为焦炭,被插在烽火台周围的木杆上,作为警示。

商鞅亲自返回咸阳,向嬴渠梁复命:\"陛下,事情已了。果如臣所料,敌人欲以假烽火引我军出城,伺机偷袭。\"

嬴渠梁面色凝重:\"若非武安君洞察先机,后果不堪设想。\"他沉思片刻,\"这次事件提醒我们,烽火台系统虽好,但也有弱点。若被敌人控制,反成祸患。\"

商鞅点头认同:\"陛下明见。臣已有应对之策:一,加强烽火台守卫,非特殊情况不得轻易换防;二,制定严格的烽火传递规程,避免误报或假报;三,建立多重验证机制,一旦发现烽火,必派骑兵确认情况,再行大规模调兵。\"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就依武安君之策。此外,朕决定在边境增设密探网络,与烽火系统相互印证,双管齐下,确保边疆安全。\"

数日后,秦国边境防御体系全面升级。各烽火台守备加强,密探网络铺开,军队反应机制更加完善。

在咸阳城外,商鞅骑马巡视着新设的哨卡。远处,几名犯人正在修筑更高的烽火台。这些人正是与刺客勾结的内奸,被商鞅严刑拷打后招供了全部计划。

商鞅策马来到一处高坡,远眺边疆线。他心中感慨万千:国家越强大,面临的挑战也越多。但有嬴渠梁的英明领导,有变法带来的强大国力,有秦国将士的英勇无畏,任何阴谋诡计都将被粉碎。

天空湛蓝如洗,远处烽火台上的秦军旗帜迎风招展,象征着秦国坚不可摧的边防。商鞅心中坚定:秦国必将一统天下,而他,将全力辅佐嬴渠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夕阳西下,为商鞅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边关的风吹拂着他的衣袍,仿佛在述说着秦国的荣耀与未来。

商鞅立于高处,目光遥望咸阳方向,心中默念着一首古老的诗句:

峨峨巍巍,烽火相传。

智者识诈,愚者堕陷。

燔灼为警,焦炭为戒。

哀哉敌寇,竟为灰炭。

戍边固防,昼夜不息。

秦国方兴,诸侯方惧。

天命在握,一统可期。

烽火虽熄,警醒长存。

这首诗既是对今日之事的总结,亦是对秦国未来的展望。敌人的阴谋终将如烽火灰烬,而秦国的辉煌将如旭日东升,光耀千古。

然而,商鞅心中也隐隐有种预感——强秦之路,尚有无数艰难险阻。今日虽胜,明日之忧已至。他不禁想起一个古老的预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国统一天下后,又将如何?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