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1章 未来谋划(1/2)

第 211章 未来谋划

咸阳宫,嬴渠梁正在与朝中重臣商议国事。自北境大捷以来,已过半月有余,秦国威名远播,国力日益强盛。

"陛下,西戎十六部落已派使者抵达边境,愿意归附秦国,请求我国庇护并开放商道。"商部尚书张元恭敬地禀报道,"这是自北境大捷后,第三支前来寻求合作的异族部落。"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西戎素来桀骜,今日能主动归附,可见我秦国威名已盛。"他环视殿内众臣,"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丞相王恒上前一步:"陛下,西戎地处要道,若能归附,不仅可巩固我国西北防线,还能打通西域商路。臣建议接纳,但须派驻军队监督,防其反复。"

年迈的太尉李广摇头道:"西戎诡诈多变,今日归附,明日可能反叛。若贸然接纳,恐为后患。臣认为应当谨慎行事。"

嬴驷站出来,目光如炬:"父王,西戎此举,未必全是诚心归附,很可能是畏惧我军实力,暂时屈服。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接纳他们,同时在关键地区设立军镇,既收其心,又握其命。"

公子华沉思片刻,补充道:"西戎部落虽多,但内部并不团结。我们可采取分而治之之策,对友善部落给予优厚条件,借此离间他们的联盟,使其互相牵制。"

嬴渠梁颔首,转向一直未发言的樗里疾:"樗里疾,你在北境与戎狄交战,对异族最为了解,说说你的看法。"

樗里疾整理思绪,缓缓道来:"父王明鉴,西戎虽属异族,但与我中原文化已有交融。他们归附,既有畏惧我军威的因素,也有寻求发展的考量。我认为可接纳,但须立下盟约,明确权责。"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我们可派遣使者与商队,带去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手工艺,改善他们的生活。恩威并施,才能真正收服人心。"

嬴渠梁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樗里疾所言甚合朕意。传旨,接纳西戎归附,给予适当的贸易优惠,同时在战略要地设立军镇,派驻秦军。另外,挑选一批农耕能手和工匠,随使者一同前往西戎,教授技艺,改善当地民生。"

萧远记下圣旨,又道:"陛下,还有一事需要禀报。巴国南部三城求援,说是遭到楚国军队侵扰,希望我国出兵相助。"

殿内一片哗然。巴国位于秦国西南,与楚国接壤,一直在秦楚两国之间摇摆不定。如今巴国南部三城求援,无疑是一个极佳的扩张机会,但也可能引发与楚国的正面冲突。

嬴渠梁问道:"巴国国王对此有何态度?"

萧远答道:"据探子回报,巴王本人态度暧昧,既不愿与楚国正面交恶,又不想失去南部三城。此次求援,可能是当地城主的个人决定。"

嬴驷目光一闪:"这是个机会!楚国远在东南,鞭长莫及。若我军出兵相助,既可收服巴国民心,又能打击楚国威信。"

公子华谨慎道:"出兵有理,但须考虑后果。楚国虽远,但兵强马壮,若因此引发大战,恐非我国之福。"

樗里疾沉声道:"巴国南部三城地势险要,扼守川蜀要道。若能控制,对我国西南战略大有裨益。我建议出兵,但宜以'保护'名义,避免与楚国直接冲突。"

嬴渠梁沉思许久,终于拍案道:"传朕旨意,派兵五千,由将军黄忠率领,驰援巴国南部三城。名义上是应巴国求援,实则暗中与当地城主结盟,逐步将其纳入我国势力范围。同时,派使者赴楚,声明我军行动纯属保护商旅和应巴国请求,无意与楚国争锋。"

"陛下英明!"众臣齐声称赞。

处理完国事,嬴渠梁让大臣退下,只留三位王子。

"自北境大捷以来,周边各国态度明显转变。"嬴渠梁语气中带着自豪,"西戎求和,巴国求援,就连一向高傲的燕国也派使者前来祝贺。"

嬴驷恭敬道:"这都是父王英明领导的结果。如今天下局势变化,正是我秦国崛起之机。"

嬴渠梁点头:"确是如此。不过,强国之路,不仅在于武力征伐,更在于内政治理和外交谋略。"他目光如炬地看着三位王子,"你们三人,各有所长。嬴驷长于谋略,公子华精通内政,樗里疾善用兵法。若能齐心协力,我秦国必将更加强盛。"

三位王子互相对视,神色复杂。储位之争已如火如荼,要他们真正齐心,谈何容易?

嬴渠梁似乎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叹息道:"朕知道你们各有抱负,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停顿片刻,"今日朕要对你们坦明:储位之事,朕已有腹案,但尚未最终决定。今后三月,朕会密切观察你们的表现,尤其是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手段。"

三位王子眼中都闪过一丝激动和紧张。

"嬴驷,"嬴渠梁转向长子,"你善于谋略,朕命你负责与西戎的谈判,制定归附条约。"

嬴驷拱手领命:"儿臣必不负父王重托。"

"公子华,"嬴渠梁又道,"你精通民生之道,朕命你统筹西戎和巴国的经济往来,确保双方互利共赢。"

公子华恭敬应下:"儿臣领命。"

"樗里疾,"嬴渠梁最后看向次子,"你刚立下战功,朕本想让你休整,但巴国之事事关重大。朕命你统领另一支军队,配合黄忠将军,确保巴国南部行动顺利。"

樗里疾神色一凛:"儿臣遵命。"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记住,你们的行动关系到国家利益,也关系到储位归属。朕希望看到的是,你们能够以国家大局为重,而非个人私利。"

三位王子齐声应是,但心中各怀心事。

---

南方山道上,护送陈旭的队伍终于抵达了一座小城。御林军统领立即找来当地最好的医师,为陈旭疗伤。

"情况如何?"统领焦急地问道。

医师摇头叹息:"伤势过重,恐怕...难以支撑到咸阳。"

统领面色阴沉:"无论如何,都要尽力救治!同时,准备纸笔,若陈旭清醒,立即记录他的口供。"

陈旭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突然,他睁开眼睛,喃喃道:"我...我要说...实情..."

统领立即拿来纸笔:"陈旭,你所言,我们会如实记录,呈报陛下。"

陈旭艰难地开口:"赵德...是被冤枉的...魏舒威胁我...作伪证...她与...边关将领勾结...故意...泄露军情..."

统领震惊不已:"你是说,军情泄露与魏舒有关?"

陈旭微微点头,继续道:"不仅如此...嬿筠娘娘...也被她...陷害...有人...冒用嬿筠名义...给戎狄...送信..."

他越说越急促,突然咳出一口鲜血,眼神渐渐涣散。

"快,救人!"统领大喊。医师立即上前施救,但为时已晚。陈旭留下最后一句话:"信...在我袖中..."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统领翻找陈旭的衣袖,果然发现一封密信。他小心取出,发现这是一封写给铁木尔的信,署名"嬿筠",内容是秦军部署的详细信息。然而,仔细辨认,笔迹却与嬿筠的字迹大相径庭。

"立即封存证物,火速返回咸阳!"统领命令道,"陈旭虽死,但真相必须传达给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