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3章 春日宫廷(1/2)

第 193章 春日宫廷

公元前348年(孝公十四年),春日的秦宫,繁花似锦却暗藏玄机。经过西山之战和甘龙案件,秦国国势更加稳固,变法进程渐入佳境。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新的角力正悄然展开,只不过战场由朝堂转向了后宫……

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魏舒的案几上。魏舒,嬴驷生母,端庄持重,于宫殿内核算账本。作为秦宫中最有权势的女子,她不仅掌管后宫大小事务,更深谙朝政,是商鞅变法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持者。十四年来,她以智慧与沉稳,在这深如水的后宫中站稳脚跟,成为秦王嬴渠梁最信任的妃子。

"夫人,"贴身宫女兰儿轻步入内,低声禀报,"听闻大王今日特别宠幸那楚国公主梓萱,正在御花园中赏花赐宴,热闹非凡。"

魏舒手中的算筹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她知道梓萱入宫已有月余,因其容貌出众、性情活泼,渐得嬴渠梁欢心。如今看来,这位楚国公主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

"梓萱公主今日可是有何特别之处?"魏舒声音平静地问道,手上动作不停。

兰儿小心地答道:"听说公主献上了一首新曲,名为《楚风》,大王甚是欢喜,当场赐下金钗一对、锦缎十匹。"

魏舒脸上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表情,旋即恢复常态,优雅地放下手中的算筹,起身道:"去取我珍藏的那支白玉簪,随我去瞧瞧。"

兰儿领命而去,不一会儿捧着一个精致的玉匣回来。魏舒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支晶莹剔透的白玉簪,簪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工艺精湛,价值连城。这是当年嬴渠梁册封她为妃时所赐,寓意高贵典雅。

魏舒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发髻,将白玉簪轻轻插入,又略施粉黛,衬得肌肤如雪,风姿绰约。她不是靠艳丽取胜,而是以端庄大气、智慧深沉赢得尊重。

"我们走吧。"魏舒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向御花园走去。

***

御花园中,春意盎然。各色春花竞相开放,芬芳馥郁。园中亭台之间,已设下精美宴席,乐师们正在演奏悠扬的乐曲。

嬴渠梁身着明黄色龙袍,气度不凡,正与梓萱公主漫步花间。梓萱华服加身,娇俏灵动,一袭楚地特有的鲜红锦袍,更显得肤若凝脂,眉目如画。她挽着嬴渠梁的臂膀,时而俏皮地指点花草,时而轻声笑语,宛如一只活泼的彩蝶,在这春日花园中格外醒目。

嬿筠紧随其后,楚装婀娜,摇着绘有楚地山水的团扇,娇嗔频传。她与梓萱不同,举止更为婉约含蓄,却又不失风情,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成熟女子的韵味。每当嬿筠嗓音轻柔地道出某句谦卑的恭维或略带调皮的玩笑,嬴渠梁便会情不自禁地侧目相视,被她那双饱含深情的眸子所吸引。

魏舒远远望去,心中已有几分了然。眼前这两位楚国女子,一个活泼张扬,一个婉约动人,各有各的魅力,确实足以吸引男人的目光。尤其是嬴渠梁,年过半百,正是贪恋年轻女子温存的年纪。

"陛下。"魏舒缓步上前,行礼道,声音不卑不亢。

嬴渠梁闻声转身,见是魏舒,脸上立即露出亲切的笑容:"爱妃来得正好,正要派人请你。梓萱今日作了一首新曲,甚是动听,想与你分享。"

魏舒微微一笑,先向嬴渠梁行礼,又向梓萱和嬿筠点头致意:"听闻公主才艺超群,今日有幸得见,实在荣幸。"

梓萱眨着灵动的大眼睛,快步上前,亲热地挽住魏舒的手臂:"夫人言重了。您在秦宫多年,见多识广,我这点小伎俩,不过是献丑罢了。"

嬿筠则更为矜持,微微行礼道:"魏夫人气度不凡,果然名不虚传。小女子初入秦宫,多有不明之处,还望夫人多加指点。"

魏舒细细打量着二人,心中已有判断。梓萱虽年轻活泼,但为人直率,心思单纯;嬿筠则城府更深,一举一动都透着精心计算。

"两位都是国色天香,才貌双全,有你们的到来,秦宫更添几分生气。"魏舒由衷地说,语气中却带着一丝长辈的慈爱,不卑不亢。

嬴渠梁见三位妃子相处融洽,心情大好:"既然都到齐了,那就开宴吧。梓萱,再为我们演奏一曲《楚风》如何?"

梓萱欢快地应允,跑向一旁准备好的瑟。她轻抚琴弦,一曲悠扬的《楚风》缓缓流出,带着楚地特有的婉转与柔美。琴声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宛如楚地山水,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嬴渠梁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待曲终,他大声叫好:"好一曲《楚风》!梓萱的琴艺确实精湛,令人心旷神怡。"

梓萱放下瑟,微微行礼:"谢陛下夸奖。此曲是我母亲教的,她说音乐能传达出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

嬴渠梁被她真挚的神情所打动,亲切地拍拍她的手:"你母亲说得对。音乐是心灵的桥梁,无论是楚国还是秦国,都能被美妙的旋律所感动。"

这时,嬿筠轻轻咳了一声,引起众人注意。她举起团扇,遮住半边脸,只露出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陛下若喜欢楚地音乐,臣妾倒有一曲《湘灵》,风格与《楚风》不同,更为婉约含蓄。"

嬴渠梁顿时来了兴趣:"好啊,让我们一并欣赏。"

嬿筠接过梓萱的瑟,纤指轻拨,一曲《湘灵》缓缓流出。与梓萱的激昂不同,嬿筠的琴声更为低回婉转,如泣如诉,令人心生怜惜。她一边弹奏,一边轻声吟唱,歌声如同天籁,在这春日花园中格外动人。

曲终,嬴渠梁已是痴迷不已:"好一曲《湘灵》!嬿筠的琴声如同她的人一般,婉约动人,令人心醉。"

嬿筠微微欠身,谦虚地说:"不过是略懂皮毛,比起宫中诸位才女,实在相差甚远。"

魏舒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她看出嬿筠的心思,这女子不简单,懂得示弱以取悦男人,比起梓萱的直率,更具心机。

嬴渠梁显然也被嬿筠的谦虚所打动,亲自为她斟酒:"嬿筠太过谦虚了。你的琴艺堪称一绝,这杯酒,算是朕的敬意。"

眼见嬴渠梁如此厚待嬿筠,梓萱虽不善心机,也觉得有些失落。她撅起小嘴,轻声道:"陛下只夸嬿筠姐姐,就不夸我了吗?"

嬴渠梁连忙安抚:"怎么会?梓萱的琴技同样精湛,各有千秋。来,朕也敬你一杯。"

梓萱这才破涕为笑,眉眼间流露出天真烂漫的神态,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怜爱。

魏舒看在眼里,却明白这只是宫闱争宠的序幕。虽然今日三人相处还算和睦,但随着时间推移,争斗必将加剧。她作为资格最老的妃子,既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也要为儿子赢驷铺路,更要守护变法成果,责任重大。

正思索间,一名侍卫匆匆而来:"陛下,太子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嬴渠梁神色一凛:"宣。"

不一会儿,赢驷大步走来,行礼后,低声道:"父王,西境急报,韩国联合魏国,集结大军,欲报西山之战的一箭之仇。边境告急。"

嬴渠梁面色一沉:"果然如此。早就听闻韩魏两国不服上次战败,欲图东山再起。具体情况如何?"

赢驷回答:"据密探回报,韩魏联军约有七万人,已经开始向我边境集结。我方边军三万人,正在紧急备战。商君建议,立即增派两万精兵前往支援,同时派使者前往韩魏两国,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嬴渠梁当机立断:"就依商君之见。你亲自统领增援部队,务必守住边境。同时,派密探查明韩魏两国的真实意图,是虚张声势还是真要开战。"

赢驷郑重应诺:"儿臣遵命。"

眼见欢宴被打断,梓萱不禁撅起嘴,显得有些失落。嬿筠则神色凝重,似乎在思考什么。

魏舒上前一步:"陛下,臣妾有一建议。"

嬴渠梁示意她说下去。

"韩魏两国此举,很可能是因甘龙案受挫,恼羞成怒。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往,表示愿意和平共处,同时严正警告,若贸然开战,后果自负。"魏舒冷静分析道。

嬴渠梁点头赞许:"爱妃所言极是。朕会派最擅长外交的使者前往,既表诚意,又不失威严。"

赢驷看了母亲一眼,心中感激。魏舒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示意他不必多言。

嬴渠梁起身道:"今日宴会到此为止。太子,速去准备,明日出发。诸位爱妃,先行退下,朕要去见商君,商议军国大事。"

众人应诺退下。在回宫的路上,梓萱挽着魏舒的手臂,天真地问:"夫人,陛下为何突然变得如此严肃?不过是边境小事,至于如此紧张吗?"

魏舒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公主初来乍到,还不了解我秦国处境。秦国虽经变法强盛,但六国环伺,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重创。国家安危,重于泰山。"

嬿筠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说:"秦国虽强,但孤立无援,确实处境艰难。若能与他国结盟,或可缓解压力。"

魏舒眼中闪过一丝警觉,笑道:"话虽如此,但盟约常变,唯有自强不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秦国变法的根本目的。"

嬿筠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回到寝宫后,魏舒遣散侍女,独自思索今日所见所闻。她隐约感到,嬿筠不只是一个来争宠的妃子,或许还肩负着楚国的某种使命。而梓萱虽然单纯,但其活泼可爱的性格确实得嬴渠梁欢心,不容小觑。

门外传来脚步声,赢驷轻轻敲门:"母亲,是我。"

魏舒打开门,赢驷快步进入,脸色凝重:"母亲,韩魏联军集结一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魏舒示意他坐下:"说来听听。"

赢驷压低声音:"据密探回报,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联军,提供了大量军资和顾问。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嬿筠入宫之后。"

魏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果然如此。我就觉得嬿筠来历不凡,举止谈吐非比寻常。她很可能是楚国派来的探子,借美人计打探我秦国虚实。"

赢驷忧心忡忡:"如此说来,嬿筠对父王的亲近,恐怕都是精心设计?"

魏舒点头:"极有可能。楚国向来擅长美人计,以往多次成功。嬿筠不仅容貌出众,更兼智慧心计,确是难得的人才。"

赢驷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直接向父王揭发她的身份?"

魏舒沉思片刻,摇头道:"暂且不必。一来,我们尚无确凿证据;二来,即便揭发,也可能弄巧成拙,反被嬿筠借机离间你与父王的关系。"

"那我们该怎么办?"赢驷焦急地问。

魏舒胸有成竹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知道嬿筠可能是楚国密探,我们就加倍小心,不让她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同时,也可以借她之口,散布一些对我方有利的假消息,迷惑楚国。"

赢驷恍然大悟:"母亲高明!如此一来,不仅能防备嬿筠,还能利用她反间楚国。"

魏舒又道:"至于梓萱,虽然她性格单纯,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你要时常来看我,我们可以借母子相聚之名,传递重要信息,避开宫中耳目。"

赢驷认真地点头:"儿子明白。此次边境之行,我会格外谨慎,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魏舒温柔地拍了拍儿子的手:"去吧,好好准备明日的出征。记住,不论前方战况如何,都要及时传信给我。宫中之事,有我在,你不必担心。"

赢驷起身告辞,临行前郑重地说:"母亲保重。儿子此去,定当不负重托。"

魏舒目送儿子离去,心中既骄傲又担忧。赢驷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太子,但前方战事凶险,后宫争斗暗流涌动,局势复杂多变。

她转身回到案几前,取出一卷竹简,开始写信。这是写给商鞅的,告诉他嬿筠可能是楚国密探的猜测,以及她打算如何应对。作为变法的坚定支持者,魏舒与商鞅一直保持着秘密联系,互通消息,共同维护变法成果。

***

次日清晨,赢驷率领两万精兵,浩浩荡荡地离开咸阳,前往西境抵抗韩魏联军。嬴渠梁亲自送行,叮嘱他务必小心谨慎,确保自身安全。

送别仪式上,魏舒、梓萱和嬿筠都来了。梓萱天真地为赢驷送上一面绣有"马到成功"的锦旗,祝他旗开得胜;嬿筠则赠送了一柄精制的佩剑,说是楚国名匠所造,锋利无比。

赢驷一一道谢,但对嬿筠的礼物却格外谨慎,只是收下,并未佩戴。

目送赢驷离去后,嬴渠梁召见商鞅,商议应对之策。

***

商鞅府邸内,他正在研读刚送来的密信。信是魏舒所写,详细说明了嬿筠可能是楚国密探的猜测,以及她的应对计划。

"大人,太子已经启程前往西境。"杜阳进来汇报道。

商鞅点头:"我已知晓。魏夫人刚送来密信,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联军,同时派嬿筠入宫,意图双管齐下,既从外部施压,又从内部获取情报。"

杜阳惊讶道:"难怪近来楚国使者频频造访韩魏两国。原来是在暗中策划联合攻秦!"

商鞅沉思片刻:"此事需谨慎应对。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嬿筠在宫中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也要防范楚国可能的军事行动。"

杜阳问道:"大人认为,楚国此举意欲何为?"

商鞅分析道:"楚国乃当今大国,地广人多,但内部腐败,国力渐衰。我秦国变法十四年,国势蒸蒸日上,已成楚国心腹大患。他们可能意图联合韩魏两国,趁我立足未稳之际,挫我锐气,阻止秦国进一步崛起。"

杜阳忧心忡忡:"若楚国真的出兵相助韩魏,我秦恐难以抵挡。"

商鞅自信地说:"不必过虑。秦军经过十四年变法锤炼,战力大增,已非昔日可比。太子亲自统军,必能应对自如。我们要做的,是防止嬿筠在宫中兴风作浪,影响嬴渠梁的决策。"

商鞅取出一封信,交给杜阳:"你亲自将此信送给魏夫人。信中有我的建议,如何应对嬿筠和宫中局势。"

杜阳郑重地接过信,立即前往秦王宫。

***

魏舒寝宫内,她正在与梓萱品茶闲谈。通过几次接触,她发现梓萱虽年轻单纯,但并非没有头脑,只是性格使然,喜欢直来直去,不善心机。

"夫人,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梓萱放下茶杯,一脸困惑地问。

魏舒微笑道:"公主但说无妨。"

梓萱压低声音:"我发现嬿筠姐姐总是在打听秦国的军事和变法情况,还特别关心商鞅大人的一举一动。这是为何?"

魏舒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或许她只是好奇吧。毕竟,商君变法闻名天下,了解一下也无妨。"

梓萱摇头:"不像是单纯的好奇。前日深夜,我偶然看到嬿筠姐姐与一名宫女在偏僻处密谈,神色紧张。见我路过,立即住口,神情可疑。"

魏舒心中暗喜,这梓萱虽单纯,但观察力不差,倒是个可用之人。她故意叹息道:"秦宫深似海,公主初来乍到,还需处处小心。"

梓萱天真地问:"夫人是说,嬿筠姐姐有问题?"

魏舒不置可否地笑笑:"我只是提醒公主,宫中复杂,人心难测。有些事,看到了也装作没看到,才是明智之举。"

梓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夫人说得对。我会小心的。"

这时,宫女来报:"夫人,杜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告。"

魏舒立即起身:"快请进来。"又对梓萱歉意地说:"公主见谅,我有要事需处理。"

梓萱体贴地告辞:"夫人忙您的,我先回去了。"

梓萱离开后,杜阳进来,递上商鞅的密信:"夫人,这是商君的回信。"

魏舒接过信,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商君与我想法一致。既然嬿筠可能是楚国密探,我们就借她之口,向楚国传递假情报,迷惑敌人。"

杜阳低声问:"夫人打算如何操作?"

魏舒胸有成竹地说:"我会找机会在嬿筠面前'不经意'地透露一些'机密',例如,秦军主力已调往北方对抗赵国,西境空虚;或者,商君与嬴渠梁因某事起了争执,朝中不和等等。这些假消息通过嬿筠传回楚国,必会影响他们的判断,有利于我方。"

杜阳赞叹道:"夫人智计过人,此计甚妙!"

魏舒又道:"还有一事需请商君帮忙。梓萱公主性格单纯,但观察力不差,已经发现嬿筠行迹可疑。我想利用梓萱监视嬿筠,但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让她全心配合。"

杜阳思索片刻:"何不让商君写一封'密信'给太子,内容提及担忧嬿筠可能危害梓萱地位,然后'不小心'被梓萱发现?这样一来,梓萱出于自保,必会密切关注嬿筠的一举一动。"

魏舒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就这么办。请商君尽快安排,越快越好。"

杜阳领命而去,魏舒则开始筹划如何向嬿筠透露假情报。

***

嬿筠的寝宫内,她正在与自己的贴身宫女低声交谈。这宫女名叫青萝,实则是楚国派来协助她的密探。

"公主,您在宫中可有什么发现?"青萝轻声问道。

嬿筠沉思片刻:"秦王虽年过半百,但精力充沛,头脑清晰,丝毫不受美色所惑。他对商鞅极为信任,几乎言听计从。太子赢驷也是变法坚定支持者,且能力出众,将来必是一代明君。"

青萝追问:"那魏舒呢?她在宫中地位如何?"

嬿筠分析道:"魏舒不简单,她表面温和大度,实则心思缜密,城府极深。在宫中威望很高,连嬴渠梁都对她敬重有加。我怀疑,她与商鞅有密切联系,共同支持变法。"

青萝忧心忡忡:"如此说来,我们的计划可能难以实施?"

嬿筠自信地笑了笑:"不必担忧。再强大的防线也有弱点。我已经开始接近嬴渠梁,他对我颇有好感。只要时间足够,我一定能获取重要情报,完成使命。"

青萝又问:"那梓萱公主呢?她会是障碍吗?"

嬿筠轻蔑地一笑:"梓萱?不过是个单纯的小女孩罢了。她虽得嬴渠梁宠爱,但头脑简单,不足为惧。我已经开始笼络她,不久后她就会成为我的棋子。"

两人正说话间,外面传来脚步声。青萝连忙收声,假装在整理衣物。

门被轻轻推开,魏舒带着温和的笑容走了进来:"嬿筠妹妹,打扰了。我是来问问你,需要什么宫中用品,我可以帮你准备。"

嬿筠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夫人关心。臣妾一切都好,不需要额外准备什么。"

魏舒环顾四周,意味深长地说:"西境战事吃紧,太子此行凶险异常。我本想送些护身符前去,却被嬴渠梁阻止,说是军中不宜有女子之物,恐伤军威。"她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