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皇帝派你来,不过是做做样子,让他指派给你的那些小将刷刷军功,让群臣看看皇帝有抵抗匈奴的决心,怕是打不起来什么大仗。
依我看,匈奴的实力很强,现在的大汉虽然发展得很快,可依旧不是匈奴的对手,这次不过是趁着匈奴单于之位交接之际,我们或许可以换得匈奴的短暂臣服。”
小老头分析的很不错,和刘恒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小老头正是韩信(楚信),是苏云新聘的军师。
领着十万大军,身边又没个老将跟随,苏云终是害怕,就把韩信带在了身边。
有韩信在,安全感十足啊!
“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匈奴左贤王已经集结好了军队,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河南之地(河套以南),看来我们之间还是要打一仗。”
有些好笑的是,近20年前苏云当大将军的时候,打的就是左贤王;
这次再当上大将军,要对付的依旧是左贤王,这是左贤王杠上了。
韩信点了点头,走到地形图前,分析了起来。
恰在此时,前将军张相如敲了敲营帐,走了进来。
他也是刘邦时期的开国功臣,在刘邦开国之后才崭露头角,主要在平定陈豨之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在年纪上和苏云差不多大。
他在诛吕的过程中,坚定地站在苏云身边,也算是和苏云关系不错。
“大将军,匈奴的左贤王来信一封,说要您亲自拆开来看。”
不用看,苏云就能猜到这左贤王想说什么。
还不是想扭曲事实,指责大汉背信弃义违背和亲之约,想要汉朝这边主动退兵。
拆开仅看了前两段,果不其然,和苏云想的一模一样。
苏云心里怒骂:“你们这些匈奴人又何时尊重过和亲之约?即便和了亲,仍连年侵犯汉朝的边境。”
苏云不想再看,朝着张相如问道:“匈奴派来的使臣呢?让他们领头的进来。”
一个披着兽衣的匈奴人走了进来,几乎全程用鼻孔看人,一副嚣张跋扈的样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汉朝一直向匈奴妥协,匈奴这些年派来的使臣,都是这般嚣张跋扈。
这也导致,许多匈奴人都想出使大汉;
毕竟汉朝这边不仅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还能使劲羞辱一番大汉,体现一下自己的优越性。
看到大将军苏云,那匈奴使者才不情愿的抱了一下手,“拜见,汉朝大将军。”
苏云点了点头。
不是对他的行为满意,而是他会说汉话,这下就好办了。
苏云一点好脸色也不想给他。
“来人——!”
“在——!”
营帐外冲进来两队汉军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苏云毕竟在北军待了多年,有一批自己调教出来的亲信。
那匈奴的使者一时间被这场面惊呆了,还从来没有汉朝的人敢这样过。
“嘶——!”
宝剑出鞘,那匈奴人再看时,剑尖已经对准了自己的脖子。
苏云手中的宝剑是当年刘邦的佩剑,做了汉军的大将军,自然要接过这把剑。
这把剑锋利无比,可以先斩后奏,象征着无上的权力。
仅是靠近那使者的脖子,便留下了一道血淋淋的划痕。
看着那使者颤颤巍巍的模样,苏云心里生出了莫名的爽感。
“我说,接下来你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