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阳叹息一声,摇摇头:
“目前我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都在恢复,但是双脚还没有什么知觉,估计短时间之内是难以康复了。
不过我最近正在研究神经学方面的书籍,说不定能够有所领悟。”
方衍之听完之后满眼赞叹:
“顾先生真是了不起啊,身残志坚,即便是下半身不能动,依旧努力学习并且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
我看了你让苏橙橙转交给我的实验数据和视频,确实相当了不起,相关的理论也让我眼前一新。
不过我毕竟在肿瘤界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主修的是神经学科,所以我今天特地带了我多年的好友许教授过来。
许教授在肿瘤界的地位可以说是泰山北斗,虽然现如今在医院里面仅仅是一个副院长,但实际上论影响力而言,他可比我还要强上几分。”
一边说着,方衍之还特意给了顾阳几个眼神。
顾阳立即心领神会,笑呵呵地挪动着轮椅来到了许见山的面前,伸出一只手:
“许院长,很荣幸能够认识您。
我在学习癌症方面知识的时候,刚好看了几本书,是由您所编撰的,其中的很多见解对我影响深厚。
说起来,您应该也算得上是我的半个老师才对,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顾阳虽然不能起身,但依旧坚持用自己的上身微微一弯腰,行了一个学生的礼仪。
眼看顾阳如此有礼貌,并且奉自己为师,许见山即便是脾气再差,此刻也不好意思冷言相对,赶紧双手将顾阳给扶了起来,只不过脸上的表情依旧不太开心。
“顾先生真是客气了,我写的那些书,观看者众多,如果都说是我的学生的话,那我的学生也实在是太多了。
咱们今天不提这些有的没的,就事论事,就聊聊你的纳米靶向免疫激活药剂。
你说这款特效药是由你一人独自思索研制而来,说实话,我不太信。
要想研究出治愈癌症的特效药,没有过人的学识是绝对做不到的。
你既然自称自己有这个本事,那不如我提个问题考考你。
若是你能够回答上来,咱们再接着聊;否则的话,也没必要浪费时间。”
顾阳听完这话之后,立即笑了:
“您既然被我奉为半个老师,我自然理所应当接受您的考察。
您请问吧。”
“顾先生,最近学界对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讨论热烈,有不少新观点。
我想听听你的见解,尤其是关于最新发现的那个神秘蛋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和传统认知里的PD-L1通路,到底有着怎样深层次的关联?”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旁边的方衍之都觉得自己这个老朋友是不是有点太过于为难人。
虽然他主修的是神经学科,但对于癌症方面也是有所了解的,而许见山提出的这个问题,他确实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顾阳组织了一番语言之后,微笑着回答道:
“许教授,这个神秘蛋白,从本质上来说,它更像是一个‘信号调控枢纽’。
传统的PD-L1通路只是免疫逃逸里一条广为人知的主干道,而这个新蛋白则开辟了多条隐藏的‘小巷’,并且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下,它能动态地调节这些通路的优先级。”
一边说着,顾阳随意拿起桌子上的草稿纸和笔,迅速画出一幅复杂的分子信号交互图,图中不仅有已知的蛋白和通路,还多了几条他自行标注的全新路径。
“大家请看,在低氧环境下,这个蛋白会激活一条全新的旁路,绕过PD-L1,直接干扰T细胞的活化,而且这种干扰是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量子层面的能量传递方式实现的。”
这短短的几句话以及一幅图,当场让许见山瞳孔微缩。
他立即意识到,眼前的年轻人绝对不是什么新手,其学术理论甚至远远超越自己,不知不觉,他自己的眼中都带着一丝求知的渴望。
顾阳接着说:
“目前医学界检测免疫逃逸主要依靠蛋白表达量,但我认为这远远不够。
基于量子生物学,我们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态研发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能够在癌细胞刚刚启动免疫逃逸的最早期,就精准捕捉到那极其微弱的量子信号变化,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听完这几句话之后,许教授低着头认真思索了片刻,随后一拍巴掌,望向顾阳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惊喜:
“天才,绝对的天才!我之前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