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就紧挨乾隆而坐,敏锐地察觉到了乾隆的愤怒,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乾隆的手背,以示安抚。
这看似简单的小动作,却如有魔力一般,乾隆紧绷的情绪瞬间就被安抚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地随即问道:“还有人想让朕为晴儿和尔康赐婚的吗?如果有,一并站出来。”
一些聪慧的大臣已然默默打消了念头,深知此刻形势微妙,不可莽撞行事。
可终究,还是有几个看不清形势的,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
乾隆眼神微微扫过他们,并未多言,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还有其他人吗?”
结果并没有其他人再敢站出来。
乾隆见状,倒是笑了,笑声在殿内回荡,透着几分深意,“诸位爱卿倒是和朕心有灵犀。
给尔康的赐婚圣旨,朕已经写好了,不过不是给尔康跟晴儿的,是尔康跟紫薇的。
今日,朕在这朝堂之上,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说罢,乾隆转头看向小路子,眼神威严,“小路子,把朕准备册封云儿为国师的圣旨念吧。”
小路子赶忙上前,双手捧起那明黄色的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观古今,治乱兴衰,唯赖贤能辅佐。
今有萧云,聪慧卓绝,才情过人,心怀天下,智计无双。
自入宫闱,屡献奇策,解朕之忧,济民之困,其功赫赫,众人有目共睹。
朕念其贤能,特封为国师,位极人臣,仅次于朕。
赐其参与朝议之权,凡军国大事,均可直抒己见;
赐其调度资源之权,以应民生、军事、工程之需;
赐其督察百官之权,整饬吏治,严惩贪腐,务必令朝堂清正,天下太平。
望卿不负朕望,竭忠尽智,辅弼朕躬,共铸盛世。
钦此!”
这圣旨念罢,满朝文武再次哗然,他们深知。
从此,这朝堂之上,萧云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众人在听完册封萧云为国师的圣旨后,心底皆是惊涛骇浪。
一时间,所有人都明白了皇上的深意。
心中暗自思忖:难怪皇上不立萧云为后?
这区区皇后之位,哪能有如此大的实权。
虽说皇上没有明言,可眼下这情形,与二帝临朝又有何分别?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是震惊与惶恐。
福伦和傅恒久在朝堂,最是机敏,率先反应过来当下局势。
二人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颔首行礼,齐声道:“见过国师。”
他们这一带头,其他人如梦初醒,也立刻纷纷附和,参差不齐地高呼,“见过国师。”
声音在殿内嗡嗡回响。
萧云端坐于旁,难得地神色郑重了些,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缓声道:“诸位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