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或许对辽东城与高句丽了解不够深入。"; 罗艺似笑非笑。
杨昭没着急说话,平静地看着罗艺。
“辽东作为高句丽的门户,确是固若金汤。” 罗艺淡淡陈述,此言不虚。 辽东城,正是高句丽抵御外敌的坚固壁垒,其之所以敢于频繁侵扰大隋边境,正是基于对辽东防线的信心满满。
“攻破辽东已非易事,更不必说一路北上直捣平壤了。” 罗艺微微挑眉,言辞间隐含着一丝轻蔑。 这一回,他目光深处满是对杨昭不切实际想法的嘲笑。 在他看来,杨昭太过年轻,对战争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殿下,还是放弃远征,早日班师回朝为好。” 罗艺继续进言。 “是啊!” 来护儿等将领纷纷附和,力劝杨昭三思。 而宇文述则直直盯着杨昭,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
“放肆!” 出乎众人意料,杨昭猛然发出一声斥责。 罗艺皱起眉头,心中颇为不快。 他身为一方重镇,连杨广都要礼遇三分,杨昭竟敢对他如此无礼。 然而,杨昭毕竟是皇太子,罗艺虽不满,也只能按下不表。
“孤既然言出,必有实现之策,无需你多虑!” 杨昭坚定地表明立场。 他身为监国,乃至未来的皇帝,罗艺的挑战无疑是对权威的试探。
“好。” 罗艺冷笑一声,不再多言,显然对杨昭的自信持怀疑态度。
“来将军。” 杨昭转而呼唤来护儿。 “末将在。” 来护儿应声而出。
“你与周法尚率七万水军,走水路进发。” 杨昭直接下达命令。 “水路?” 来护儿略显惊讶。
“没错,我们要从水路直击高句丽的心脏地带。” 杨昭的计划大胆而直接。 如果来护儿一行成功,他们将直接威胁到平壤。
“呵呵。” 罗艺再次冷笑。 “即使水师能直捣黄龙,但陆上大军无法突破辽东,一切也是徒劳。” 他沉声指出,认为杨昭的策略过于冒险。
“殿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众人连忙劝阻,担心此举会白白牺牲精锐力量。 宇文述也加入劝说行列,尽管他的态度更像是在演戏。
“孤意已决。” 杨昭坚持己见。
“诺!” 来护儿虽有犹豫,但还是领命。
“兵马到齐后,即刻整装出发。” 杨昭挥手示意众人散去。
“诺。” 众人虽有异议,但还是遵命退下。
待众人离去,杨昭单独召见了周法尚。 周法尚迅速来到大殿。
“参见殿下。” 周法尚行礼,态度不冷不热。
“孤有一事相托。” 杨昭沉声说道。
“何事?” 周法尚疑惑。
“孤将一物交予你,关键时刻可执掌兵权。” 杨昭直接说明。
“啊?” 周法尚更加不解。 他与来护儿同走水路,按理说,若要授予兵权,也应是来护儿。
“到时候,你自会明白。” 杨昭言毕,递上一个锦盒。 周法尚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金色的虎符。
“这......” 周法尚惊讶不已,不明白为何杨昭会选中他。
“去吧。” 杨昭淡然道。
“诺。” 周法尚带着虎符退下。
杨昭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有计较。 “水路的部署已先行安排,待至辽东,再行细谋。” 他自言自语,对于宇文述的异心,他心中有数,但目前宇文述不会轻举妄动。 因为杨昭刻意营造的假象,让所有人认为,连辽东都难以逾越,更别提胜利了。
“若一切顺利,五日破辽东,绝非虚言!” 杨昭暗自发誓。
与此同时,在靖边侯府,赵才、杨义臣等人不约而同地在外等候。 罗艺归来,见状询问。
“几位,有何要事?”
赵才上前,欲言又止。
“进来说吧。” 罗艺主动开门。
赵才等人交换眼神,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