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8章 惊不惊喜?(1/2)

丁尤也很乐意教给小王爷一些东西,他可是和徐闻见过面的。

教徐明的过程中,没少提及那个下午,他兴奋地站在战舰上,接受当时还是越国公的徐闻检阅。

海疆那也算边疆吗,也没谁规定巡边就是老九边这些东西。

帝国海军将徐闻视为自己的灵魂人物,也正是因为他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为海军的人才规划,发展路线,以及长远目标,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同时还拉来了四海商会这个大金主,让海军这个吞金兽不会因为钱而担心。

大明海军目前在积极收集沿途所遇到国家的海军信息,然后进行情报汇总,根据现在帝国海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郑和的推断,他们现在的技术,已经领先世界至少几十年,而且还在不断地高速发展中。

经历过这种大踏步发展的丁尤,对徐闻用顶礼膜拜来形容,都不过分。

现在自己居然有机会教导对方的儿子,丁尤其是恨不得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都掏出来。

有些在编纂教材时,都没提过的东西,现在都教给了徐闻。

目前已近深秋,西南季风已经完全消失,普通的中式硬帆船,哪怕是商会的远洋丁型,如果想要下南洋,现在也只能沿着海岸线一点点地往前挪,速度大大减慢。

也只有飞燕号这种使用软纵帆的船,还能大摇大摆的跨洋航行。

虽然速度远不如顺风,但是对比其他船只的乌龟爬,已经好了很多,这也是商会让它运送补给的原因。

宽阔的洋面上,就只有飞燕在孤独的前行。

徐明也体会到了他一直追求的那种天地一片孤寂的感觉,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其实徐明并不怎么喜欢热闹,眼前的这一切,却能让他的心情平静。

由于东北季风影响,现在是返程高峰,飞燕号出于实验和保密目的,使用了全新的航线,并没有出现徐明期待中两船交会的情况。

而是花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最终到达了新青州。

这个时间让丁尤这个老水手都大为震惊,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跟随郑和下西洋时,还是借着季风,其中一只分舰队也花了差不多二十来天,才到达附近的渤泥国。

现在居然在逆风的情况下,把时间节约了一半。

这才过了多久啊,航海居然就进步到这种程度,当然丁尤很清楚,这多亏了徐闻的大力支持,还有四海商会不计成本地投入。

商会占据了大明对外贸易的大头,还在南海沿岸有数不尽的贸易点,把当地的特产,珍宝销往各地,赚回的海量钱财,除了供给皇室,上缴国库的一小部分,其中的很大部分,都花在教育和海军建设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