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尺见方的笼子里面,被他们整整塞了六个人,就连睡的地方都没有,困了就只能坐着休息一会,就这种环境,十个人最后到了大陆,起码得死一两个。”
说着,这个能够面对狂风巨浪的汉子,想起当时的场景,都忍不住叹息。
唐赛儿皱眉道:“哪怕是把人当成货物,照顾好一点,活得多一点,不就多挣一点吗?”
盛铭摇头苦笑:“你是不清楚这些人的想法,在本地土着人眼里,这些女的不值钱,没了随便去当地部族再掳点来就行,十个女子,或许就只值一个铁锅。”
“而我们大明又明令禁止蓄奴,特别是我们海军打击得很严格,他们运这些,都是夹杂在其他货物里面,一并入关的,自然地方越小,越隐蔽越好,只要能活着送到,就有得赚。”
其实盛铭和唐赛儿应该庆幸大明劳动力充足。
要不然这些什么钱都敢挣的商人,是真敢在南洋复刻一下百年后的三角贸易。
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只是为了送几个女人。
唐赛儿也通过今天这简单的一幕了解到,现在海上都是一群亡命之徒,只要有钱挣。
他们中的很多人,那都是啥都敢干。
盛铭也同时提醒道:“你们这次开拓的居民点,就在渤泥国附近,这个国家和天朝交好数百年。”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把那里当成重要的补给点,它周边的气候很适合栽种一些从新大陆发现的植物,而且土地肥沃,勤快点的话,能一年三熟。”
在特训时候,教官已经把当地的情况描述过一次。
盛铭是结合自身的经验再次强调。
他摊开了地图,得益于这么多年的教育投入,现在大明海军识字率非常高,有文化,学什么都方便。
也让海军能够绘制周边的清晰地图,指了指渤泥国,也就是后世文莱国的旁边,大马沙捞越州的位置。
当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大概率也不会有大马了,同时也不会有哪些拗口的名字。
“这就是你们的开拓点,距离渤泥国的首都不过两百多海里,也就是六百多里吧。”
“那里长期驻扎有我们的一支分舰队,每个月他们都会沿海岸线到马六甲巡航一次,安全上不用太担心。”
“只是要小心陌生船只的靠近,哪怕是他们宣称的补给,也不要随意答应,切记!切记!”
盛铭讲完后,收起地图问道:“这个的开拓点依旧就交到你们手里,命名权也在你们自己手里,打算叫它什么?”
这也是南洋开发的惯例了,谁建设,谁命名。
这些在特训时,唐赛儿就已经知晓,同时这么多天过去,她也想好了名字。
“新青州!这就是它的名字,也代表着我们的新的故乡!”
盛铭好不容易忍住了自己吐槽的欲望。
这些新移民命名还真一样,现在南洋一带,已经有了新苏州,新泉州,新福州,一堆的各种新州。
再多个新青州,倒也很正常,只要不重名就行。
他非但不能吐槽,还必须要赞赏一番。
“好名字,哪怕是远在他乡,也要牢记故乡。”
唐赛儿笑了笑,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