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卿,朕命你修撰《氏族志》,并择期呈交三省审阅,为何到现在,朕还没有见到初稿?”
孔颖达飒然一笑,道:“陛下,老臣早已将初稿厘定完成,之所以迟迟未递交三省,实在是因为,不知该如何抉择世家的列等,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盯着他看了片刻,道:“为何朕从《大唐周刊》上看到,你将皇族列为二等,却将民间所称的五姓七望,列为一等?”
孔颖达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大唐周刊》所言并不准确,皇族和五姓七望同为一等,并无分别!”
哗——
大殿之上,又是一阵哗然!
一开始,他们都以为孔颖达是想讨个侥幸,将问题抛给陛下,说不定还能有些挽回的余地。
可这句话的意思,分明是他孔颖达在跟陛下顶着干!
都是一等?
那皇族跟五姓七望的地位,岂不就一样了?
五姓七望倒是乐意,可皇帝乐不乐意呢?
李世民顿时大怒!
“胡闹!”
“如今无论是民间,还是天下读书人,都在探讨世家大族之危害,他们固然有功,但于国而言究竟有没有益处,尚无定论,你为何将他们列为一等?!”
孔颖达微微一笑,道:“臣自然是没有胆子将皇族列为二等,但同样没有胆子将五姓七望列为二等,这番差事,臣已无力继续,还请陛下另寻鲜明...臣请辞国子监祭酒之职!”
他这么一说,房玄龄等人原本揪起来的心,瞬间放下来了。
孔颖达肯让步就好,肯让步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至少,不会在大殿之上公然撕破脸皮。
陛下也就能给圣人后裔,一个体面的结果。
果然,李世民听见孔颖达请辞之后,脸色也好看了一些。
“既然孔卿希望让贤,那朕便准了!”
“着三省,速速甄选贤才,重新修撰《氏族志》,务必要在两个月内完成!”
...
所有人都以为,深夜的廷议会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谁都没想到,竟然就这么结束了!
房玄龄和虞世南联袂走出宣政殿,看着孤身一人走在最前方的孔颖达,两人纷纷摇头叹息。
“孔颖达也算是一代人杰了,他肯主动让步,将孔家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以图后势,说不定未来孔家还会有崛起的机会。”
虞世南轻轻咳嗽几声,道:“不见得。”
房玄龄纳闷了。
“虞公何出此言?”
虞世南嘿然一笑,道:“老夫了解他孔颖达,也了解柳叶,这两人的恩怨,可不是能轻易结束的,他们两个都是一出手,便要将对方置于死地的性子,你且看着吧,这件事...且没完呢!”
房玄龄一听,脸顿时垮了下来。
“还不结束...他们非要斗个你死我活不成?”
虞世南笑道:“这一次,孔颖达没有说出,将五姓七望列为二等的话,但《大唐周刊》上流传的版本可不一样,事态如果不能按照柳叶预想的那样发展,那小子能甘心?”
“老夫觉得,那小子必定还藏着后招,他不可能给孔家再翻身的机会,更不可能给未来留下祸患!”
房玄龄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柳叶确实是个习惯毕其功于一役的性子...这几日,房某还是告假吧,免得跻身首辅之前,再沾染上一身的麻烦,反正王相也快致仕了,让他再替朝廷遮挡几天的风雨,倒也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