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济兄,义府老弟!”
孙处约和郝处俊经常来到《大唐周刊》编辑部投稿,一来二去的,跟马周他们几个人也算是混熟了。
他们六个人对相互之间的才学都相当佩服,没过多久就成了知己好友。
一问之下,郝处俊顿时大惊!
“这些书籍竟然全部都是从洛阳运过来的?!”
“一下子竟然运过来十五万本!”
“好大的手笔啊,这一下子长安城里的书籍价格,至少要被打下来一半!”
马周笑呵呵的说道:“把书籍价格打下来,并不是我家大东家的主要目的。”
“想必两位兄台也知道我家大东家和孔家的恩怨!”
孙处约和郝处俊都点了点头。
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柳家和孔家之间的恩怨,他们没理由不知道。
而且身为读书人,他们要比普通人知道的更详细一些,包括柳家和孔家结怨的开始,以及后来的针锋相对。
不得不说,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给《大唐周刊》投稿,就是因为他孔家欺人太甚,打算玩学阀那一套,只允许学生们读他们家的书,其他学问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深知个中弊病的两人,自然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事做法。
事实上不光是他们,长安城里的有识之士,都在因此而积极抗争。
所以,《大唐周刊》每天才会有那么多的投稿。
归根究底,还是有一批人和柳家站在同一战线的。
马周等人知道,孙处约和郝处俊的日子不好过,拿出一份书单来交给两人。
“这是从洛阳运送过来的书籍目录,你们且看看有什么需要的,如果有的话,我们直接去商行讨要,几本书而已,直接跟小川子说就是了。”
孙处约和郝处俊大受感动。
可接过目录一看,两人又愣住了。
虽然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足足十五万本书籍,少说也得有几百种。
真正看到之后,他们还是吓了一跳!
“这…这几种,只有国子监内才有收藏,当初我们在国子监内读书的时候就曾借阅过,可惜根本就看不完,更来不及誊抄,国子监规定这些书籍最多只能借阅两天而已!”
“老天爷啊,这几本好像是河东马家的珍藏!”
“这些…这些莫不是江南陆氏的孤本?!”
目录上没有太普通的货色,几乎每一种都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只不过,那些世家大族对普通学子严防死守,稍微珍稀一些的书籍都会藏起来,不肯轻易识人。
有一些甚至只有直系子孙血脉,才能够阅读!
两人出现了一种巨大的眩晕感,仿佛整个世界都颠倒了。
如果他们能够读到这些书…那么科举考试根本就不在话下。
说白了,他们跟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差距并不是体现在智慧上,而是在见识上!
世家大族子弟,可以凭借先天的优势博览群书,许多普通学子没听说过的学问,在他们眼中只能是稀松平常之物。
这也就导致,即便科举相对公平,但能考中的人大部分也出身世家。
而这些书籍…简直就是普通学子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