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种姓制度(1/2)

嬴政微微颔首,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罢了,既然你们都如此认为,朕便暂且观察一番。”

“虽然我大秦还没有这所谓的道教,但也不可不防,从光幕来看,这宗教之事,关乎民心向背,若是处置不当,便如蚁穴溃堤,后患无穷。”

刚说完,就听光幕继续播放道。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存宗教之一,主要流行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全球信徒约12亿。】

【和佛教一样,印度教也是起源于古印度,并且二者在哲学、文化和社会层面有深刻的联系,只是现如今,佛教在印度的信徒不到1%,大部分印度人信奉的是印度教。】

“既然是跟佛教同根同源,想必这印度教也是个引人向善的宗教吧。”

大唐,李世民寻摸道。

“若是如此,那个玄奘又会不会把这印度教带回来?”

其实当年玄奘并非是李世民指派去取经的,因为当时唐朝立国不久(李世民刚登基2年),西域局势不稳,朝廷是禁止百姓私自出境。

玄奘曾上书请求西行求法,但未获批准。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读书识字的人不多,唐代识字率不足5%,精通梵汉双语者更少。

而玄奘1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时已"名振京师"。

而且当时这些和尚里面不乏有精通其他专业,比如冶金建筑之类的人才,所以像玄奘这都等高僧,朝廷肯定不会随意放其出境。

但玄奘拧啊!

在西行前,他已经已研习6年《摄大乘论》,并且发现其中34处重大歧义,而且当时汉地佛经多由西域语言转译,错误百出,各宗派对"佛性"等核心概念争论不休,并且玄奘发现《瑜伽师地论》的汉译本与梵本差异巨大。

基于这些原因,才让玄奘打定主意决心西行。

不过他第一次申请后,很快被驳回。

知道明面上自己是出不去了,于是玄奘就开始想办法,很快,第二年,长安遭到雪灾霜冻,随即而来的便是饥荒,朝廷也不得已,便让百姓们自谋出路,于是玄奘也就混入灾民的队伍里,就离开了长安。

在此之后,玄奘在凉州被通缉,靠当地佛教徒协助才得以继续西行。

而且玄奘西行这一路也确实是多灾多难,命途多舛。

先是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五天四夜滴水未进。

然后在高昌国被国王麹文泰强留,以绝食抗争。

在翻越海拔7000米的冰达坂时,冻死随行三分之二人员。

甚至在恒河遭遇盗匪,几乎被献祭女神。

而在那烂陀求学时,为研习《瑜伽师地论》,每日睡眠不足3小时,导致视力永久损伤。

并且在曲女城论战,与3000名婆罗门学者辩论18日,因压力过大呕血。

重重磨难加身,玄奘法师能活着把佛经带回来。

只能是说命大。

......

与此同时,光幕继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