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改成盼绿
竹雨改为彤雨
本文官员架构和职能以及计量单位大致参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百金约等于八斤多哈(数据来源某度)
…………
丛青率人援助巡防营和禁军击杀前朝余孽立下大功,陛下赏赐百金,一众侍卫围着她连声恭贺,起哄要她做东喝花酒。
寒风瑟瑟,披着轻裘的宋观澜立在檐下调侃:“丛侍卫真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发现娘子在此,她们不敢再说荤话,纷纷拱手行礼。
麦色的脸发红,丛青拨开人群走来:“娘子,您就别打趣属下了,是您下令让属下前去支援,这百金属下不敢收!”
陛下不会不知道,区区一个侍卫,没有主子允许怎么可能率领百人出府?
封赏名单上却没有提到宋观澜,她是为娘子打抱不平,又不敢宣之于口,只道自己不敢收。
宋观澜笑着摇头:“陛下有赏,你拿着便是。”
对打算退离的侍卫们说道:“人人有赏,今夜酒钱观澜园出,你们也好松快松快!”
侍卫们互相对视,响起阵阵欢呼。
丛青跟着宋观澜往书房走。
宋观澜问她:“巡防营的丛鱼连升三级,你却只得百金,心中可有不服?”
没有出身和门第能混到官职已经是天方夜谭,连升三级更是祖坟冒青烟,百金不是小数目,但实在无法与官职相比。
丛鱼是她亲妹妹,哪有什么服不服的,娘子是在问她对陛下的赏赐是否服气。
思忖半晌,丛青摇头:“陛下不可能给属下官身。”
她叫丛青,在陛下眼中应该叫宋青吧!
给她官身意味着为大司马增添助益,连侍卫都要提防,陛下对宋府的忌惮可见一斑。
杨管事候在书房外,手中捧着宋观澜要的燕朝舆图:“秦府操办大司空葬礼,娘子明日可是先去吊唁,再去太学?”
同朝为官,对方是一品大员,于情于理,宋府都该去吊唁。大司马不在,裴氏身为男子不便出门,她亲自去方显郑重。
宋观澜注意力全在舆图上,随口回道:“嗯。”
得了准信,杨管事前去准备吊唁需要的用具。
丛青耷拉着脸:“娘子,听闻京中百姓都在自发前往秦府吊唁,还有人上书,请求陛下迁她入太庙呢!”
被她不忿的语气吸引,宋观澜感到好笑:“你对大司空很不满?”
“您忘了秦家隐瞒梁州堰的事了吗?如果不是秦问婵授意,她们哪敢?依属下看,她死的活该!”
就算是秦问婵督造梁州堰,可出事后为求自保,掩盖消息,坑杀百姓,再死万次也难以抵消累累罪行。
丛青话少,能让她忍不住开口,必定恨极了秦问婵。
“你有没有想过,梁州堰是秦问婵督办,她死了,谁能造出第二个梁州堰?”
丛青点头,这么重要的问题她当然想过:“有建造图纸在,即便没有她,梁州堰也可重建啊!”
功在千秋的梁州堰自然会保留建造图纸,不出意外,应当存放于皇城案牍库内。
正是因此,当秦问婵身死的消息传来,燕帝只感觉有人在挑衅朝廷的权威,即便被抓流民诉说梁州堰坍塌,她也并不着急。
塌了就再建一个,这有何难?
趁此机会剜下秦家的血肉,拿回梁州控制权,燕帝反而会觉得塌得好!
入了书房,宋观澜嫌热便脱了轻裘:“图纸若是无误,梁州堰怎么会塌?”
丛青脑袋发懵,也就是说秦问婵督造的梁州堰本身就有问题,“那——那梁州怎么办?”
生活在泓江附近的百姓岂不全都要遭殃!
“我们没有办法,不代表别人没有。”
宋观澜没再多说,指尖划过舆图,从梁州到京都,流民只有两条路可选,陆路和水路。
陆路途经各大州府、城池,进出都要查验路引和户籍,梁州灾民衣衫褴褛,不太会说官话,数量众多,即便分开走,也很容易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