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赵玄祐心急如焚,策马一路疾驰,半个时辰后才到达兴国公府。
公府门房一看见赵玄祐身上的官服,顿时神色一凛,忙进府禀告去了。
昨夜崔夷初死了,因为她出嫁后和离,又因高堂健在,仍按未嫁女的礼制治丧,不设铭旌,仅以殇葬。
因此公府门前只是把大红灯笼和对联摘去,其余没有更改。
“指挥使。”之前派来询问的几个锦衣卫见赵玄祐到来,忙上前拱手一拜,恭敬回禀道,“他们坚持说是柴房的家丁醉酒后不慎引起火灾,无须查验,不让我们进去。”
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办案原是不受限制的。
但他们未听闻皇帝下令彻查兴国公起火之事,赵玄祐也只说前来询问另一具女尸的身份,因此他们没有硬闯。
对方毕竟是一等国公,不能轻易得罪。
赵玄祐听完手下的禀告,神情阴鸷,沉默地往里走去。
他久在军中为帅,通身都有摄人的气势,身后又跟着十几个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手下,门口的家丁不敢阻拦。
“大人留步。”公府管家闻讯匆匆赶来,朝赵玄祐拱手道,“不知大人前来公府办案,可有刑部或大理寺手令?”
旁边的千户潘循早就看出赵玄祐对这件案子十分看重。
看赵玄祐情绪有些不对,怕他关心则乱,惹出什么乱子来,上前将那管家推开,斥道:“你老眼昏花看不出我们是干什么的?锦衣卫办案,几时需要刑部和大理寺的手令?”
“既是锦衣卫的老爷登门,那就是奉陛下之命前来的?”
潘循看得出这管家虽是奴仆,却不好对付。
眼下他们并非奉皇命办事,倘若胡乱应了,之后定然会惹麻烦。
正想着如何搪塞,赵玄祐一把揪起管家的领口,冷冷地问:“尸体在哪儿?”
“没有陛下圣谕,不、不得搜查公府。”
玉萦生死未卜,眼前这人居然敢阻挠他追查。
赵玄祐眸色一暗,手指倏然发力。
管家在刹那之间就发不出一点声音,而旁边的潘循和元缁几乎都能听到管家脖颈的骨头相碰的声音。
潘循只在赵玄祐手底下做了三个多月的事,但几乎朝夕相处,他对这位上司深深拜服。
他不明白,为何平常张弛有度的赵玄祐今日行事如此冷厉,手段如此狠辣。
莫说周围兴国公府的下人,连随行手下都有些胆寒。
锦衣卫办案,时常都会行些非常手段,但那都是私底下。
倘若管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活活勒死,事情可就大了。
“锦衣卫的路都敢拦,简直活腻了!”身为下属,潘循不能当着旁人的面去劝解上官,怒斥一句后,赶忙抓过旁边另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威胁道,“不想死的话,赶紧带我们去看尸体。”
“是!是!”
公府前院的下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崔家门楣高,哪个衙门来了他们都能应对得游刃有余,可从没见过这样上来就下死手的。
看到素日威风八面的管家片刻便要被勒死,自是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再耍任何花招。
“在后院,在后院,小的、小的这就带各位大人去。”
家丁心惊胆战地给他们领路。
赵玄祐目色骤寒,他明白潘循和手下都认为自己行事冲动,可他们怎么会明白,此刻他已经忍耐和克制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