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翻了个身,感受着身上暖和的被子,和身下厚实的铺盖,舒服的叹了口气。
长安:“发财,这次开局还不错哦。”
发财:“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咣当”一声,不知道是什么掉了,有个浑厚的公鸭嗓响起:“娘,这锄头又松了。”
崔万娘:“松了就捶捶,去喊你妹起来吃饭。”
武建安走到长安的屋外,轻声说道:“起来了,再不起饭就该凉了。”
听着长安没动静,又问:“还生气呢?要不把饭给你端到屋里吃,行吗?”
发财:“是挺不错的.......”
长安:“不用,我这就起来了。”
摸了摸肿胀的双眼,长安翻身起来,打量了下屋里,一边穿衣服,一边和发财吐槽:“怎么又穿到古代来了.......”
接连在现代社会活了两世,习惯了有抽水马桶,有空调有暖气的生活,猛一下又回到这时候,长安还有些不习惯了。
发财也有些郁闷:“哎,没有网络的日子,可真无聊啊。”
“嘿嘿,幸好我存了那么多电视剧和电影呢,咱们可以一起看哈。”
长安穿好鞋,打开屋门走出来,很普通的农家小院,但是不杂乱,也没有家畜的臭味,厨房墙根下堆着的柴火,也都码得整整齐齐。
崔万娘从厨房探头看向长安:“还不过来吃饭,站那儿傻愣什么呢?”
长安哦了一声,赶紧坐到厨房的小矮桌前,武建安冲她眨了眨眼,示意长安赶紧吃。
简单的农家饭菜,很符合时代的特征,野菜汤,菜饼,一小碟腌菜,但难能可贵的是,能让人吃饱,不会三口人只分一张薄饼。
长安:“这个年头,能吃饱就很好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崔万娘一边吃饭,一遍看着闺女那鱼泡眼,想着实在不行,就去镇里把帕子买回来,大不了等过年的时候,就不给儿子做衣裳了,把旧衣裳再补补。
几人正吃着呢,一个老太太在外面喊到,“万娘呢?”
崔万娘放下碗就迎了出去,脚步急切,硬生生在大门外拦住了老太太。
元老太:“那天晚上多亏了你啊,要不然这大的小的就都没命了。”
崔万娘:“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可就太见外了,月红还好吗?身子咋样了?”
元老太:“不咋样,可得好好养个几年呢,别说再生娃了,就连下地都不行了。”
崔万娘:“甭管咋样,大人孩子都没事就好。”
元老太:“要不是虎头那个哭劲.......”
想了想,又觉得话不合适,到底是把后半句咽了回去,将手里的碗往前送了送,“这几个鸡蛋,拿给俩孩子吃,也补补。”
崔万娘也没推辞:“就拿仨吧,剩下的拿回去给月红吃吧,好好养着。”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元老太才端着剩下的鸡蛋回去了。
崔万娘又回到厨房,给武建安和长安两人,一人跟前放了一个鸡蛋,长安面前的是最大的。
长安:“还真有自行车啊.......”
崔万娘剥了鸡蛋,就着野菜汤,呼噜噜几口就吃完了,“我先去地里了,得赶紧除草了。”
长安也赶紧将鸡蛋吃了,把碗往前一推,“我也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