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1章 提醒和猜疑(1/1)

说着,皇上微微倾身靠近晋安,出宽厚温暖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晋安光洁的额头,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宠溺的笑意,语气也变得轻快起来:“你呀,可知道那虞国的男子,都爱留又浓又密的虬须,觉着那样粗犷豪迈的模样,才能显出他们的男子气概。”

晋安听闻,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明艳动人的笑容,娇俏地缩了缩脖子,眉眼弯弯,眼眸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旋即,她收起笑脸,似是想到了什么,又有几分不解的模样,清澈的杏眼里带着疑惑,缓声说道:“父皇,儿臣虽未曾见过这惇亲王,可听您这么一说,儿臣心里怎么反倒觉得这惇亲王怕是没那么简单呢?”

皇帝闻言,神色瞬间一凛,原本微微前倾的身子猛地重新坐直,伸手向福全公公的方向挥了挥手。福全公公会意的躬身退下。

皇帝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看向晋安的目光锐利,还夹杂着一丝审视之意,严肃地正色问道:“哦?是吗?那你说说,这惇亲王怎么不简单了?他有何问题?”

其实这段时日以来,皇帝已经感觉到晋安对于一些事情的敏锐性的确有些不同。所以在听她说这话的时候,想到她冒着风雪都要过来他这里,莫非晋安知道些什么?她又是从何处得来的呢?

“父皇,儿臣虽然没有接触过虞国人的行事作风,也未与这惇亲王打过交道,对他们虞国和这惇亲王并不了解。” 晋安也不在意自己这么直接说出对于惇亲王的观点,父皇心里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但一想到如果虞国这位惇亲王不是平日里表现出来的那般,那就说明此人的心机是相当的深沉,那就必须要想办法引起父皇的重视,避免父皇他们被他蒙骗,在和谈时吃暗亏。

“不过儿臣以前也曾听人提起过,说虞国国主这个胞弟,平日里对朝堂之事向来不上心,可却深受虞国皇帝宠爱,在虞国的地位也是很高。”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轻轻的歪了下头,抿了抿嘴,又接着说道,“但此番虞国前来我朝,为的是赔偿和谈这般重大的国事,依儿臣的认知,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不重视此等国事。所以理应上不应该派个能主事、有威信的人来主持大局吗?”

晋安说到这里,抬眸看向皇上,继续道:“嗯~,在儿臣看来就算这惇亲王再得宠,如果他真如传闻那般是个对朝事不关心的闲散王爷,那这次派他前来,是不是显得太不把和谈当回事,太儿戏了些?”

说这番话时,晋安脸上神情极为生动,双眉紧紧蹙起,眼眸中满是困惑之色。嘴角微微下撇,那模样,仿佛真的是对虞国在选派和谈使臣上如此随意的做法感到无比费解,看上去单纯得没有一丝一毫的其他心思。

晋安的话成功引起了皇上的疑虑,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微微眯起双眼看向身旁的晋安,靠在椅子上的手指轻轻地摩挲着扶手。

沉默片刻后,沉声道:“你所言确实有理。朕此前只当虞国派他来,一则是因他的身份地位,二则是想以亲贵身份来博几分同情。若如你所说,这虞国的动机恐怕也不纯,这惇亲王心思也恐怕不是那么简单。那此次和谈怕是暗藏玄机。” 他目光凝重,神色间满是忧虑,手指摩挲扶手的动作愈发频繁,似在权衡思量。

“不过,父皇的确是没有想到你成长得这么快,对这些朝堂政事竟也能有如此见地。想来,你外祖父他们没少教育你啊!”皇帝话锋一转,眼神里带着探寻望向晋安。诚然他知道女儿向来聪慧,可这般敏锐洞察他国局势,实在有些蹊跷。

晋安心中早有准备,神色坦然,轻声回道:“父皇您又不是不了解外祖父,他老人家一辈子都把规矩二字刻在心头,对三纲六常那是尊崇到了极致。小时候听母后说过,外祖父平日里在家,念叨最多的,便是女子要守好本分。在他眼里,朝堂政事那是男子的事儿,女子不该掺和。就连舅妈牵挂在边境的舅舅,要是问的话会触及舅舅的公务,他都不许问的。”晋安一边说,一边轻轻嘟起嘴,脸上浮现出一丝俏皮又无奈的神情,仿佛对外祖父那些古板做派,虽理解却又忍不住想小小抱怨一番 。

皇帝听了晋安的话后,心里竟不由松了口气,听到晋安提起自己那早逝发妻,想起她曾经的一言一行。她入宫多年,从不曾对朝堂政事指手画脚。在那四方红墙之内,她凭借善良大度的胸怀,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后宫琐事繁杂,她却处理得游刃有余,从未让自己为后宫之事烦扰半分。

每当自己被朝堂上的纷争弄得焦头烂额、满心郁结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察觉。她不追问朝堂纷争,只是用贴心的话语宽慰自己。她总能敏锐地感应到自己情绪的细微变化,用她的方式默默关心、悉心照顾着自己,所以那时候自己遇事最常去的便是她的宫中 ,仿佛她身上有一种让自己安心的依靠。

还有多年来丞相府的种种作为。想着自自己登基以后,作为皇后的母家,行事却一贯低调,朝堂纷争不断,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丞相府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这边,秉持中立,从不卷入无端的派系争斗。丞相在朝堂上为稳固朝政出谋划策,尽心尽力,每一个建议都出于公心,为的是江山社稷的安稳。妻兄这么多年来苦守边境,如今好不容易才得胜归家。

念及此,皇帝心中陡然泛起丝丝惭愧之意。他暗自思忖,自己竟因晋安对政事敏锐的见解,无端怀疑起丞相府,实在不该。人家一门忠烈,多年来为朝廷鞠躬尽瘁,自己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到这儿,皇帝微微垂眸,敛去心中的懊悔。须臾,他抬眸看向晋安,目光瞬间柔和下来;那目光中,多了几分慈爱与歉疚 。“你外祖父,那可是父皇这辈子最敬重的人呐。这么多年过去,细究起来,倒是朕对不住他,对不住丞相府啊。”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