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三对于两个儿子在银钱方面自是不会短缺的,两人所带的衣物自是足足的,两人的小厮让厨房将生姜切成肉眼可见的小丁,一看就不会夹杂东西的小丁,若是太冷之时,泡上一些可以驱寒。
两人无论是衣物还是吃食皆有些多,这也导致两人在进场检查时,耗费的时间颇多,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两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
会试的入场检查自是最严格的,好在能走到这一步的学子,全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作妖。
所有学子都入场后,贡院的大门便关上了,贡院外是巡逻的士兵来回看着,使得周遭的气氛严肃了许多。同样也说明了朝廷对于科举的重视程度。
雷兴才这一次十分不幸,被分到了有名的臭号,好在雷晓晓以前模拟时让他们都感受过,并提出让他们带口罩以及堵住鼻子的小技巧,当然也训练了几人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中进食等情况。
因此雷兴才虽有些无奈,但还是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而雷兴权的号舍虽很好,但顶上有一个小小的漏洞,雷兴权检查后,第一时间便用油布将漏洞补好。
其余学子们进场后也是收拾好自己的号舍,再静等第二日正式开考。
第二日考题发布,刚开始的考题虽刁难,但还有迹可循,众人纷纷抓紧时间答题。之后的考题也是越来越难,但对于功底扎实的人,只要多加思量,也能答出来。
一直到最后一题出来时,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最后一题一看便是由皇帝亲自出的,题目竟要求写为治国之道,如此刁钻的话题,既要展现出对为治国之道的深刻理解,又不能触碰到各方势力的敏感点,实在是难上加难。
考场内顿时一片寂静,学子们绞尽脑汁,力图在这张试卷上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为自己的仕途踏出关键的一步。
雷兴才对于这道题也是搜肠刮肚,反复思量,最后他以“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为核心来答题。
雷兴才结合当下民生的痛点,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减轻赋税、发展商业、发展各地特色经济作物、兴修水利和道路等富民之策,行文流畅且见解独到。
而雷兴权则从人才选拔和任用方面入手,阐述了广纳贤才、唯才是举对治国的重要性,他旁征博引,言辞恳切。
考场上,大家都在奋笔疾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考试结束,学子们陆陆续续交上了答卷,走到大门处,待所有人到齐后,关闭的大门才缓缓打开。
雷兴才和雷兴权也随着人群走出了贡院,他们虽身心俱疲,但眼中都带着一丝期待。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漫长的等待放榜。
两人回到住处后,先是好好睡了一觉,而后便开始复盘考试内容,互相交流着答题思路。
他们都清楚,这一场会试竞争激烈,结果难以预料,但他们都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等那最终的结果揭晓,看看自己能否在这人才济济的会试中脱颖而出,踏上仕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