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听着这些人的话,愈发感到烦躁,再次冷冷地说了一句,所有人的声音都被他压制,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即使仍有人心存不满,但嬴政的圣旨已经下达,想要更改已无可能。
就这样,在林天未亲自上朝接受封赏的情况下,因为嬴政的圣旨,他成为了秦国的国师,地位超然。
朝会结束后。
那些反对林天成为国师的官员们结伴离去,其他官员也各自散去。
“李斯师弟,不知道你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韩非走到师弟李斯身边,向他询问。
“师兄想要表达什么?”李斯的外表看起来比韩非还要老迈许多,这并不奇怪,他的年龄本就比韩非大一些,之所以是师弟,只是因为他入门较晚而已。
这种状况与鬼谷派的师兄弟们颇为相似,鬼谷派中的卫庄年长于盖聂,但由于入门的先后顺序,卫庄也只能称呼盖聂为师兄。
“关于皇帝陛下封林天为国师一事!”
韩非不相信他的师弟李斯真的不明白他所询问的内容。
李斯的眼神微微波动,冷淡地说:“自取欺辱!”
“对啊,总有人看不清形势,自己找死。”韩非语气中带着复杂的情感。
李斯再次冷淡地说:“师兄有些于心不忍?”
韩非坦率地说:“确实有些不忍,毕竟这些人来自儒家!”
“即使来自儒家,但他们自寻死路,也是自作自受,与我们无关。”李斯看得非常透彻。
他和韩非讨论的,是今天在嬴政宣读圣旨后,站出来反对嬴政的官员们。
他们反对林天成为国师,真的只是因为国师的地位太过重要,不能轻易授予他人吗?
并非如此!
在此之前,秦国从未设立过国师,即使嬴政想要册封一位国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不用说,即将成为国师的是林天。
对于秦国的老臣来说,林天的存在从来不是秘密,他的地位超然,在之前,虽然没有国师的称号,但实际上,已经与国师无异,现在,也只是因为圣旨,多了个名分而已。
但偏偏有人看不透这一点,想要阻止林天成为国师。
这些官员,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阻止林天成为国师,并不是因为林天的德行不足以胜任,而是因为林天来自阴阳家。
而他们则是来自儒家。
国师,乃是国家的导师,地位崇高,怎能让一个阴阳家的人来担任,即使真的要设立国师,也应该由儒家这个显学的人来担任。
这就是他们的想法,韩非也很清楚他们的想法。
看着这些人自寻死路,激怒嬴政,他感到痛心,却无能为力。
即使当初他和林天去儒家的时候,儒家的伏念已经表明,儒家已经归顺秦国,但终究还是有些人看不清形势,自视过高。
秦国要求儒家归顺,是秦国不想看到一个动荡的儒家,并不意味着秦国真的需要儒家,非要儒家不可,如果儒家不识时务,秦国不介意消灭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