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乃是天下闻名的坚固之城,若想正面攻破,实为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却存在重大缺陷。”
“有何缺陷?”嬴政询问道。
“大梁城四周皆为平原,虽然城池位于平原地带,但实际上,城池的地势较周围低洼许多,每逢降雨,城内便会积水严重,若能引来洪水淹没大梁城,即便城内粮食充足,在无法排出洪水的情况下,整个大梁城将沦为一片汪洋。”
林天简洁明了地阐述了攻克大梁城的策略。
嬴政随即查阅资料,最终找到了一幅大梁城的地图,正如林天所言,大梁城坐落于平原地带,更为关键的是,附近还有一条声名显赫的大河“鸿沟”,鸿沟距离大梁城并不遥远,且地势上位于大梁城的上游。
“魏国与秦国的气候相似,去年秦国雨水充足,魏国想必亦然,这意味着鸿沟之水必定泛滥,若能引鸿沟之水直冲大梁城,即便大梁城是天下闻名的坚固之城,在自然之力面前,也唯有被攻克一途。”
嬴政脑海中回响着林天提出的方案,并结合魏国的地图,立刻明白了如何攻克大梁城。
然而,考虑到这一策略可能带来的后果。
嬴政眉头紧锁,“若引鸿沟之水淹没大梁城,则城中将无一人幸免...此法,有违天道,若不顾一切地实施,恐怕会激起魏国人民的仇恨。”
若换作以往的嬴政,显然不会在乎是否会带来严重后果,是否会激起魏国人民对秦国的仇恨,毕竟他的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即便六国人民再不情愿,只要秦国的军力依旧强大,任何叛乱,都能迅速平息。
但似乎是因为灭韩之战开了一个好头,嬴政更希望将六国人民彻底融入秦国,唯有如此,统一后的天下才不会有内乱,进而,秦国才能放心地向外界更广阔的天地进军。
孔雀王朝、罗马帝国,这些林天口中的外朝,令嬴政颇为憧憬。
但即便后果可能极为严重,嬴政依旧向林天表示赞赏:“不愧是林先生,如此迅速便想出了切实可行的计策。”
“这只是权宜之计,陛下也提及了此策略可能带来的后果!”林天面无波澜地说道。
“然而,若长时间无法攻克大梁,这倒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嬴政语气坚定。
对于消灭魏国,嬴政不愿拖延。
“实际上,我还有一计,能够攻陷大梁城。”林天补充道。
在大梁城外的平原上,秦军已经扎营许久。
在营帐内,主帅王贲凝视着大梁城的地图,眉头紧蹙。
当林天在章台宫向嬴政提出“水攻大梁城”的计策时,王贲也考虑过类似的策略。
历史上,这个策略正是王贲所策划,因此他被后人诟病。
但不论过程如何,至少从结果来看,他确实利用这个计策成功攻克了大梁城。
这段时间,王贲不时派兵攻击大梁城,希望能够攻破城池,但效果甚微,大梁城的坚固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更令他惊讶的是城中的士兵。
大梁城内的士兵,自然不会坐视秦军不断攻击而无动于衷,他们也会在王贲攻城时出城迎战,尽管人数不如秦军,但他们的勇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贲至今仍记得,他亲眼所见的一幕。
在魏军中,有一位千夫长,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更是拥有特殊能力,能够抵御刀剑,连续挡下十三辆战车的冲击而毫发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