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天华府督学院外。
无数读书人聚集在此,翘首以盼,等待着乡试结果的揭晓。
他们不为别的,只为确认一个答案——那位作出《滕王阁序》的林大才子,是否真的在术考中落败了。
他第一个走出考场,莫非是败得一塌糊涂?
否则,为何术考还未结束,他便提前离开了呢?
总不可能是一个人击败了所有考生,带着榜首的名次扬长而去吧?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几位身穿儒衫的中年学士快步从督学院走出。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提学使袍的中年人,他手持托盘,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放榜了!乡试结果出来了!”
“真想看看,究竟是谁在术考中击败了林大才子。此人怕是要名动京城了!”
不少读书人满怀期待,迫切想知道结果。
dua
duang~~~
锣鼓声骤然响起,提学使运转才气,声音洪亮地宣布:“时辰到,乡试张榜!”
他的声音在才气的加持下,传遍了督学院外的每一条街巷,甚至引得鸡飞狗跳。
众人屏住呼吸,目光死死地盯着提学使手中的榜单。
随着榜单缓缓展开,几个鲜红的大字跃入眼帘——
“解元——林回!”
哗!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
榜单上的大字仿佛蕴含了无穷的才气,刺得人眼睛发涨。
所有人都在为这个结果感到震惊。
“怎么会是林回?”
“对啊,如果只算文考成绩,林回当之无愧的解元。但加上术考……怎么也轮不到他啊!”
“术考分数历来占比最大,才华可以靠时间积累,但术考考验的可是悟性!”
不少读书人对此感到困惑,认为这次乡试的解元含金量不足。
他们虽对林回的才华敬佩不已,甚至恨不得为他当书童、倒尿提鞋,但乡试作为权威的考试,其神圣性不容侵犯。
哪怕是大诏皇帝或镇国圣院的圣主,也无权干预这个结果。
“强烈要求督学院澄清,为何术考最先走出考场的林回,会成为乡试解元!”
“澄清!”
“必须澄清!”
许多读书人开始抗议,要求督学院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人群中那些参加过术考的考生此时却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实在没脸开口澄清。
总不能说,他们是被林回的威势吓到了,纷纷选择认输吧?
提学使眉头紧锁,沉声喝道:“住嘴!督学院外不得喧哗!”
然而,抗议声并未因此平息。
许多读书人对督学院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如果仅仅因为一首鸣府文章就内定林回为解元,那术考的意义何在?
岂不是人人都不用修炼文术,只当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行了?
就在此时,圣院督学院院长傅余衡从天华府督学院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天华府的督学使和翰林院学士刘洋明。
“现场读书人,三缄其口!”
傅余衡言出法随,一股无形的规则之力瞬间降临,所有抗议的读书人顿时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