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部队礼堂那天的场景,已经够让家属院的嫂子们羡慕了。但没想到——她们的羡慕才刚刚开始。
没过几天,大院的嫂子们就听到了新消息。
“你听说了没?赵老师她们被点名参加军区的文艺汇演了。”
“军区在哪?”
“在省里。”
“不是吧?这才刚演完,又去省里?真的假的?”
“真哩,我男人都说了,军区亲自点的,说她们上次表现得好,这次代表整个军区的家属们去表演。”
消息像发了芽的豆苗,窜得飞快。
最让人眼热的是,赵静她们从省里回来那天,还带了许多奖品回来。
那天刚吃完晚饭,大院门口就响起车声,有孩子一路跑回来说:“她们回来了,赵老师她们回来了。”
嫂子们一听,立马放下手头活计,三三两两聚到院门口。
只见赵静、张凤英、秋云她们一个个笑容明艳,精神头十足,一个士兵从车里往下搬东西,六床棉被、六袋大米,六袋面粉。
“我的乖乖,那是她们参加文艺汇演,军区发的奖品。”
“哎呦,这棉被一看就厚实,一床得有八斤重吧,那米那面也得吃好一阵子吧?”
“你们还说她们拉手风琴不能当饭吃,干的不是正经事,你看现在又是棉被,又是米面的,还能代表我们部队在外头争面子。我看这比咱们在家洗衣做饭强多了。”
这还没完,没几天,又有孩子在家属院门口大喊:“你们快看报纸啊。赵老师她们上报纸了。”
只见场坪的小黑板上贴着一份崭新的军区内刊报纸,右下角赫然是一张黑白照片——赵静她们六个人整整齐齐地坐在舞台上拉手风琴,神情专注,光芒四射。
上头还写着一段文字:
“部队家属精神风貌的榜样。军区文艺汇演中特色节目《喀秋莎》由我部家属自发组织演出,展示了我区军属的文化素养与生活热情。她们值得所有家属学习。”
这一炸,炸得整个家属院都快翻了天。
“不是吧?她们还能上报纸?”
“上报纸,那不就是……得算大人物啦?只有大人物才能上报纸呢。”
“她们还照了相。哎哟喂,我这辈子都没照过相呢。”
嫂子们一边围在黑板边看报纸,一边嘴里感叹不休,脸上表情复杂的很,有惊叹,有艳羡,也有掺着一点点“我怎么没在里头”的懊恼。
旁边的潘小美,看了报纸,回到家差点把指甲咬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