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对德国进行宣战,希特勒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准备进攻法国,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朱由检怀着满心沉甸甸的忧虑与不安,再次踏上了前往柏林元首官邸的道路。
大明王朝基于自身长远而复杂的战略考量,选择暂不与德国并肩作战,但朱由检对德国的每一步决策与行动,都如同牵挂着自己国家的命运一般,日夜忧心。他深知小胡子希特勒那骨子里充满冒险的性格,就像一个在万丈悬崖边缘翩翩起舞的舞者,稍有不慎便会失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这场足以重塑欧洲历史格局的宏大棋局中,哪怕只是走错关键的一步,都极有可能捅出天大的篓子,引发难以预估的后果。
当朱由检踏入元首官邸那宽敞却弥漫着压抑气息的会议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他神色凝重,没有丝毫的寒暄,径直看向希特勒以及围坐一旁的德军将领们,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开口问道:“这次进攻法国,你们究竟有多大的把握?”
希特勒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自信与狂热交织的光芒,似乎胜利已然在握。然而,未等他发声,德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上将便抢先一步,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身姿笔挺如松,以沉稳且充满自信的语气说道:“把握还是相当大的,陛下。我们经过了无数次严谨且细致入微的战棋推演,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战场态势都被我们反复模拟和分析,最终得出的胜率高达九成九。为了此次意义非凡的进攻,我们精心筹备良久,目前已集结了三个集团军群,并且配备了 2700 辆坦克,这些钢铁巨兽将成为我们在战场上撕开敌人防线的有力武器。”说着,哈尔德上将伸手拿起一根指挥棒,缓缓转身,指向墙上那幅巨大且标注详尽的军事地图。
“A 集团军群,由威名远扬、战功赫赫的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哈尔德上将的指挥棒轻轻落在地图上 A 集团军群的部署区域,“这支部队麾下共有 45.5 个师,其中包括 7 个装甲师。他们肩负着实施决定性行动的核心重任,宛如一把锐利无比的利刃,负责切断盟军在阿登的防线。伦德施泰特上将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过往的战役中屡立战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A 集团军群必将在战场上势不可挡,为我们打开胜利的大门。”哈尔德上将的声音中充满了对伦德施泰特上将以及 A 集团军群的高度赞誉与殷切期望。
“b 集团军群,则由费多尔·冯·博克上将统领。”哈尔德上将的指挥棒轻轻滑动,移至 b 集团军群所在位置,“共有 29.5 个师,其中包含 3 个装甲师。他们的任务至关重要且极富策略性,那就是通过向低地国家稳步推进,营造出一副德国主力大军全力进攻的强大假象,如同精心布置的诱饵,吸引盟军北部单位踏入我们精心设计的口袋之中。博克上将以其果敢坚毅的决策风格和出色的战场局势把控能力而闻名,在他的指挥下,b 集团军群必定能出色地完成这项关键任务,为整个战局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哈尔德上将对博克上将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至于 c 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上将执掌帅印。”哈尔德上将的指挥棒再次移动,停留在 c 集团军群区域,“共有 18 个师。他们的主要职责如同坚固的盾牌,一方面要严密防范敌军从东面发起迂回进攻,全力保护我们的侧翼安全;另一方面,要持续对马其诺防线和上莱茵河发动小规模但极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攻击,像一把坚韧的钳子,紧紧牵制住法军的部分兵力,使其无法轻易脱身支援其他防线。勒布上将沉稳睿智,军事素养极高,必定能将 c 集团军群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整个作战计划提供稳固的支撑。”哈尔德上将详细阐述着各集团军群的任务,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在为这场即将拉开帷幕的大战敲响激昂的战鼓,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与凝重。
稍作停顿,哈尔德上将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与自豪交织的笑容,继续说道:“其次,在物资保障方面,德国如今的状况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
目前,我们储备着多达一百五十万吨的石油,如此充裕的石油储备,完全能够有力支持我们对法国发动一场出其不意的奇袭。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德军在闪电战中的超常发挥与卓越表现。在为期 35 天的波兰战役中,凭借着精准的战术执行和高效的作战方式,我们仅仅消耗了十五万吨石油。而在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的战役里,也仅仅消耗了五十万吨石油。
回想起当初,我们原计划德军会消耗五百万吨石油,然而,现实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竟然节约了三百多万吨石油。这一令人振奋的成果,无疑给了总参谋部极大的信心与底气,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精心制定对法国的作战计划。”哈尔德上将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德军在战场上凭借充足的物资保障而所向披靡的壮丽场景。
“朱由检陛下,只要有足够的石油作为坚实的后盾,我们德军必将如狂风般横扫欧洲,一切阻碍都将被我们踏平,这绝对不在话下。”小胡子希特勒双手叉腰,昂首挺胸,豪情万丈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胜利的极度渴望以及志在必得的坚定决心,仿佛整个欧洲都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
“那么进攻法国的方案是怎么安排的?”朱由检没有被希特勒的豪情所感染,他神色依旧凝重,抛出了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总参谋制定的从比利时三国方向进攻的计划,一个是曼施坦因将军制定的从阿登森林进攻的计划,朱大哥你给参谋一下好了。”希特勒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朱由检一听到第一个方案,顿时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思忖:总参谋部的人难道只会因循守旧吗?一战的时候不就已经试过这个方案,结果证明根本行不通啊。所谓“借道”荷兰比利时去攻打法国,实际上就是照搬一战时的施里芬计划。当年的施里芬计划,是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再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可最终的结果呢,德军从比利时攻进法国后,便在凡尔登地区陷入了僵局,双方在那里展开了惨烈无比的厮杀,凡尔登俨然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几十万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那片血腥的战场上。对于这份方案,朱由检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直接予以否定。
德军总参谋部的将军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开始分辩:“今时不同往日,我们现在拥有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装备,再试一次肯定行。时代已经改变,战争的方式也大不相同了,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取得胜利。”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坚持,试图说服朱由检和希特勒重新考虑这个方案。
但是希特勒也同样不看好这个方案,他本身也是深谙军事战略之人,当下便反驳道:“这方案太古板了,敌人必定能猜到我们的意图。按照这个方案进攻,不就是明摆着让德军去白白送死吗?这个方案,直接 pass 了。”希特勒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与果断,他深知在战争中,因循守旧往往只会带来惨痛的失败。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朱由检拿起曼施坦因的计划,递给希特勒,说道:“你看看这份计划,是曼施坦因将军制定的,很有创意,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