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路是从整体上了解情况,从整体推到局部。那我就先说一下咱们改革总体情况吧。咱们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整体布局是从东南沿海开始,珠江口、长江口、黄河渤海湾,这是第一线阵地啊!我个人感觉,就像是一张弓,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这张弓上,所以从地理上说,最难的阵地,肯定不是内陆。所以古陵县可能很难啃,但绝对不是最难啃的。”
赵海生说完这些话,明显看到李向南脸色有点不好看了。
“而且从用人上也可以观察,看咱们这些年是不是把最精干的领导队伍送到一线阵地去了?”
赵海生问了一句,突然李向南一拍大腿。
“哎呀,领导以前一直推荐我去的!”
“海生,你继续说,继续说。”李向南看自己打断了赵海生的话,连忙说了一句。
“也没啥说的了,基本上我的观点就是这样。老实说,向南书记能在古陵县干点事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在这里,确实挺屈才的,也难以发挥最大作用。原因也很简单,上面不给这里投资啊!发展经济就需要资金,就像打仗需要炮弹,没有炮弹没法打仗,没有资金也没法发展经济。”
赵海生说到这里,也感到一阵疑惑,因为这次竟然是自己引发了天启,一首叫《龙拳》的歌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
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
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
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
蒙古高原南下的风写些什么内容。
汉字到底懂不懂,
一样肤色和脸孔。
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峰。
……”
看起来是自己对改革的看法和这首歌有相同的地方,而且这首歌是典型的中国风,而且是中国风的说唱,慷慨激昂之余又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歌曲,听起来特别有意思。
赵海生回味着脑海里的歌曲,一时忘了说话,大家还以为他在思考,都静静地等待,没想到赵海生听得入了迷,听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有说话,一时场景变得奇怪了起来。
最终还是李向南打破了沉默。
“那按你说,最难啃的骨头在哪里?”
“以东省来说,自然在沿海啊!不过那至少是市级城市才行,可惜向南书记级别还是太低,到了市级城市,最多当一个区长,就看你舍不舍得这个老大的官帽了。”
赵海生以退为进,故意刺激李向南。
“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提议。而且对我自己有利,我得先声明一下。”
赵海生整理了一下思路,准备忽悠一下李向南。
“之前我不是说了一个河海联动吗?我觉得这个方案确实可以,但是这个方案不可能由古陵县这么一个偏僻又穷的小县来搞,比如到沿海去。沿海现在没有合适的市级城市,那就可以先找一个临海的县,建立一个经济开发区,我们东省就有动力在那里投资了。”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目前来看,只有沿海经济开发区,才能拿到最好的政策,有了最好的政策, 又有临海的水利便利,我们东省才能进一步做大。当然,向南书记要是能过去屈尊当一个区长,那对我们就是最好的了。”
看到李向南不断思索的样子,赵海生就知道自己已经打动了他。连忙借口太晚了告辞了。
“海生哥,你那会怎么那么长时间不说话啊?大家当时都看着你呢?没想到你不说话也不打招呼,就自己想自己的。不过我似乎也学到了不少呢。”
回去的路上,白静茹对赵海生说道。
“你确实学到了,那就是说话脸皮要厚,想不出说什么就不说。我今天也学到了。”黄妙妙在边上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