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公元1500年开始,也就是明正德年间,地球开始进入一个小冰河期。
气温一年比一年低,苏州的冬天,狂风暴雪已是常态,北方的酷寒就可想而知了。
文立万仰头看着天空胡乱飞舞的雪花,心中思忖,正是这个寒冷异常天气,才会让山塘织锦活下来啊。
在这种极寒天气下,北方长城戍边的将士,无疑是最为艰辛的。
明代的军营没有暖气,取暖无非就是烧柴烧炭,大批将士驻守长城,保暖成为军中的重中之重。
狂风漫卷大雪,蓟州总兵戚继光的大营内,虽然炭火熊熊,却让人依然感到冰寒彻骨。
蓟州总兵所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抵居庸关的灰岭口,长一千二百多里。这段长城是维系京城安危的重要屏障。
蓟州总兵戚继光正在召集部将开会,商议这两天因天寒地冻,士兵冻死的事情。
打仗出现伤亡情有可原,暴风雪出现死伤,就有些离奇了。
小校再次进来禀报,驻守长城关隘的将士,又有五人冻死,截至目前,总计一十九人因无法抵御寒冷,已经死亡。
戚继光大怒道:“将士冒死守关戍边,拱卫京城,却连一件像样的棉衣都穿不上,能不让人心冷?来呀,将军需办理押来。”
账下早有军士将办理军需的官吏押解进来。
戚继光怒目圆睁,眼中几乎就要喷出火来,他拿起案几上一件兵士棉装,双手一撕,刺啦一声,棉衣便被撕开,露出里面干皱、脏旧的棉花,怒吼道:“说!这些旧棉花做成的军装,你是从哪里弄进来的?”
军需官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磕头求饶,大声呼叫:“将军饶命啊,这些冬装不是小人采办的,全是上面硬砸下来的,与小人无关啊。”
戚继光不依不饶,问道:“上面砸下来的?上面是谁,从实招来!”
军需官瑟瑟发抖,回道:“小人不敢说啊,万望大人恕罪。”
戚继光暴怒,喝道:“不说也罢,来人,拉出去砍了!”
马上有几个兵士饿虎扑食般上前,把军需官扭住。
军需官没有任何挣扎,身体像面条一样发软,几乎站不起来,全靠几个强壮的兵士提溜着往门外拖。
“我冤枉啊,将军明察,我,我不接收这批冬装也是要掉脑袋的啊。”军需官扯破嗓门大喊。
一名参将怒吼道:“啰嗦什么,十九个兄弟因你活活冻死,砍你十九次,也都不冤枉你!”
其它几个将领也七嘴舌喊杀,兵士拖着军需官就要出门。
军需官歇斯底里喊道:“冤枉啊,将军落下灭口骂名,难道不怕后人耻笑吗?”
戚继光冷笑道:“且慢,让他把话说完。”
军士又将军需官提溜到戚继光案前一甩,军需官直挺挺跪在地上,嘶吼着:“反正横竖都是死,将军救我。”
戚继光一脸肃然,威严望着军需官说道:“说实话,就留你小命。”
军需官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语气急促说道:“冬装事关人命,下官不是不知道。在采办上,下官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批冬装下官也查出有问题,却不敢不接收,不接收就是满门抄斩哇。因为冬装是武清伯的人送来的啊。他们说了,如果我不接收这批冬装,就要满门抄斩啊,呜呜呜......”
军需官说着说着,委屈地呜呜大哭起来。
戚继光顿时目瞪口呆,不知这后面原来还有这么个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