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合站在最前面,静静地看着昭平的棺木渐渐被一捧一捧的土埋起来。
走吧,昭平。下一世,千万莫遇见我了。
沈合疲倦地闭了闭眼,转过头,脸上再无一丝表情,俨然又是那个名动天下清雅俊秀的青年丞相了。
昭平渐渐被人遗忘了,就连沈合也回了朝堂。直到一日朝堂上,皇帝喜怒不辨地命宫人将一份奏折呈到沈合面前。
沈合拿起,只看了两眼脸色骤变。
靳北边境韩家军统领韩北杨听闻昭平长公主死讯,于阵前自尽。
韩北杨!他竟然敢!
皇帝神色不明地发问:“沈爱卿认为,该当如何?”
沈合心乱如麻,狠狠咬了下舌尖才勉强冷静下来,“臣以为,韩北杨自尽于阵前,于军心不稳,论法当斩,今其已亡,又念其军功,应埋于边境,责其家人永世不得回京守卫边境。”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沈合一眼,“准。”
接下来皇帝又处置了几样不大不小的事,沈合心思翻涌,站在一旁什么都没听进去。
那时前□□四分五裂,韩北杨也奉旨离京,他陪昭平前去送他。昭平哭的稀里哗啦,他在一旁怎么安抚都没用。眼看着时辰到了,韩北杨什么都没说,只将一封信放在昭平手里,便转身走了。
那封信写的什么呢?
哦,对了。
“末将愿为公主护卫边境,保公主一世平安。若末将战死,必命家人将尸骨埋于城外,日夜护卫公主。”
昭平看了更是哭的撕心裂肺。
如今只因为他一句话,韩北杨连尸骨都回不得京了。沈合莫名觉得有些想笑。
回了府进了书房,沈清上前来低声道:“公子,我们的线人传信来,韩北杨自尽前曾有一言。”
沈合面无表情,从嘴里冷冷吐出一个字:“说。”
“他说,”沈清顿了一顿,声音不自觉地低了又低,“上穷碧落下黄泉。”
上穷碧落下黄泉!
沈合眼神骤寒,目眦欲裂,“他敢!”
昭平的驸马是他沈合!将来能与昭平合葬的,也只能是他沈合!韩北杨他怎么配!
沈合一把将桌上的纸砚扫了下去,又抬脚踹翻了眼前的椅子,椅子倒在地上震天响,一时间除了椅子倒地的回音外屋里屋外鸦雀无声。
沈清半垂着头,等着沈合平静下来。
半晌,沈合才道:“你去找几个得道高僧来。”
沈清没有多问,只恭顺地低声应道:“是。”
沈清动作很快,及至下午便找了几个颇为有名的高僧。
沈合位及丞相,为人又向来清傲,这时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请高僧为我招聚故昭平大长公主魂魄。”
几位高僧面露诧异,面面相觑,低声耳语了一番才道:“公主魂去多日,恐已转世轮回,招聚不得。若强行招聚,怕公主魂魄不全,将永世不得超生。”
“永世不得超生…”
沈合垂下眼不知想了些什么,半晌苦笑一声,缓缓地施了一礼,道:“多谢高僧。”又转头对着沈清吩咐道:“沈清,替我送各位高僧。”
沈合回到书房,视线落到笔架上一支小巧精致的毛笔上。仿佛还是昨天,娇俏的少女坐在一旁托着腮笑盈盈地夸道:“沈合,你写的字真是好看。比太傅大人的还要好看。”
真是胡说,太傅大人是大楚书法最为精修之人,他习字时都是照着太傅大人临写的,哪会写的比太傅大人写的还要好看。
沈合嘴角不自觉地带上笑容,正准备开口斥她胡说,眼前的少女却不见了。
沈合的笑容僵在脸上,慢慢消失直至不见,他眼光浮动,最后终于低声哀求地开口,“昭平,韩北杨去找你了,你要藏好,千万不要被他找到。”
次年十月,后诞公主,帝大喜。后代公主求公主府一座,帝允,以故昭平大长公主府许之,即日动工翻修。
沈合次日称病不上朝。
天泽二十一年,沈合四十六岁,病。沈合上奏辞官,帝夺情。
自此,沈合沉迷山水,尤爱花,每闻有奇花,重金求之。
天泽二十五年,沈合五十一岁,复病,不请医不问药,亡。
帝甚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