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章 送帕子(2/2)

沈宁不知道的是,几月间,风云剧变。在内阁首辅徐泾、东厂提督温辞、内阁次辅杨廷,山西总兵魏延几番势力的相互拉扯下,这位年纪轻轻就当上朝廷四品大员大理寺寺卿的张熙朝被授官户部侍郎,权位更上一层楼。

杨廷年轻时治学严谨,给当时年轻的太子当老师的时候,就以不通人情出名。如今,年纪渐长、官位越大,身上的威势也越来越足。

他看着沈宁写的文章,那一张严肃的脸,慢慢地竟然也露出了几分笑意。

看到精彩的地方,还拉着张熙朝一起看,转头看到沈宁如此年轻的样子,赞赏道,“张侍郎中状元的时候好像也是十几岁的年纪,我看此子虽然年轻,但是文章老练,观点辛辣,不像这个年纪的人做得出,颇有你当年的风范!”

张熙朝听闻,微微拜了拜,说:“杨阁老谬赞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此文几日后必定出现在你我案牍之上。”

杨廷抚了抚手,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杨廷转头看文章的沈宁反倒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身边一杯热茶,安然自得的样子。笑容就越大了。

杨廷指着沈宁,看她一脸灰哭笑不得,“你、你呀,文章写得好啊!”

杨廷主考过多场的科考,也遇过不少的才子,但是没有一个考生如沈宁一般如此淡然,还有心思在这里慢慢地品花茶。

在功名利禄面前谁能按捺住自己一片追名逐利的心呢,文章字里行间都是恭维朝廷。如此子这等灵气实在是世间少有。

沈宁疑惑,夸她文章写得好,为什么是这个反应。

杨阁老的话哪里是她敢敷衍的,尽管有些不明所以,还只当他在客套,沈宁恭敬地回答道,“谢杨阁老盛赞,学生受之有愧。”

沈宁不知其实杨廷这人在治学上十分严苛,不轻易夸奖人。今日沈宁得他夸奖实在是对他味口。毕竟杨廷对自己不喜欢的文章向来是言辞尖酸刻薄。

这杨廷乃是当世大儒,又是太子老师,内阁次辅。尽管言辞尖酸刻薄,但是因为才华举世公认,所以尖酸刻薄、不留情面的点评常常被当做是鞭辟入里的。

张熙朝更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两人临走前,张熙朝回过头来,看了看沈宁,加上鼻尖一直萦绕不止的茉莉花的香味,竟然也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两人走后,沈宁继续写剩下的几篇文章。

周围的考生,皆听闻杨廷这一席话,都暗暗羡慕。

实在是大造化啊,能得到主考官的毫不掩饰的赞赏,中第可不是板上钉钉嘛!

沈宁低头沉思,忽然门被叩响,有个侍卫递进来一方锦帕,恭敬地对沈宁说道,“这是张大人叫小的送来给您的,说是给您擦擦脸。”

沈宁一脸惊诧,听说是张大人,还给她送锦帕擦脸。她的脸这是怎么、怎么了?

沈宁急忙收下,结结巴巴地说,“多、多谢张大人。”

连送锦帕的侍卫都失笑,难怪张大人说,这位举人老爷是位有趣的人啊。

第一场会试,沈宁秉承着劳逸结合的想法,歇歇写写,几天下来竟然也不感觉到累。

只是她在写文章的时候,眼角的余光总是看见张大人给她送来的锦帕。

她拿起那方锦帕,苦思不得其解,望着锦帕一个角上的一簇竹子。难道张大人有意拉拢她?可是立刻又把这个想法给排除了,她一个小小举人,就算是考上了进士,对张侍郎来说也就是那么一个芝麻大的官,何必去拉拢她!而且就算是拉拢,谁会送一方锦帕呢!

张熙朝也是一时兴起,等到锦帕送出去了。才稍稍地感到不妥当。他不像会干出这种事情的人。

高高在上的张大人头一次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不解。

可是想起那个人在考场上一副回头土脸的样子,批改公文的时候,张熙朝总是莫名失笑。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