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贵妃装作没听懂的样子,神色不变,笑着道:“这不是听闻老太君进了宫,臣妾一高兴,就想着要来打个招呼嘛。”
皇后冷哼一声:“打个招呼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眼看瑜贵妃就要解释,皇后撇过头,不感兴趣地说道:“不管你所为何事,本宫与老太君还有正事要谈,就不跟瑜妹妹闲聊了。老太君,我们走吧。”皇后变脸似的冲老太太温和一笑,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不管瑜贵妃难看的脸色,转身就走,带着老太太远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皇后来去匆匆,自始至终都没正眼瞧瑜贵妃一眼,好像只是为了来迎老太太,根本就直接无视了瑜贵妃。
心高气傲的瑜贵妃那里受得了这个气,她恨恨地盯着皇后的背影,手中撕扯着帕子泄愤:好你个皇后,竟然敢这样下我的面子,咱们走着瞧!有的是你后悔的时候!
※※※
老太太跟在皇后后边回到了凤霞宫,刚跨进门槛,就毫无预兆地重新拜伏行礼:“多谢皇后娘娘解围。”
皇后走在前面,被老太太吓了一跳,急忙转身,亲自上手去扶:“老太君快起来,不必如此。”
可老太太却没有起身,而是保持着俯身屈膝的姿势,对皇后说道:“娘娘大义,老身却不能知恩不报。请皇后娘娘受老身一拜。”
面对老太太的执拗,皇后没有办法,只能松开手,让老太太行完这一礼。
皇后看着老太太跪在地上一拜到底,就立刻把她扶了起来,无奈的叹了口气:“唉,您也太较真了……”
老太太笑了笑:“这是老身该做的。”
皇后搀着老太太,吩咐在一旁侍立的宫女:“来人啊,赐座。”
待二人各自安座,皇后终于能与老太太谈论起正事来。
“经过瑜贵妃这么一闹,老太君大概也已经知道,本宫为何召会您进宫了吧。”
“是。”老太太了然:“是为了晚丫头的婚事吧。”
“不错。”皇后点点头,“本宫老早就觉得千晚这孩子合眼缘。只是早些年孩子们还小,如今太子已经十八,千晚也快及笄了,本宫就想着先帮两个孩子定下来,在慢慢筹备婚事,也省的某些人总有非分之想。”说到最后,皇后不禁露出了嫌恶的态度。
而这某些人,分明指的就是瑜贵妃和大皇子。说起自己与儿子的敌人,怪不得皇后会表现的这样露骨。
皇后很快收敛下情绪,带着笑意询问老太太:“不知老太君可否愿意?”
与瑜贵妃所提的大皇子不同,太子身负正统,又有朝臣支持,地位牢固。如果与太子结亲,不仅不用担心会祸及全家,说句大不敬的话,将来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帝王妻族。
这可是能够光宗耀祖的事情,老太太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当下喜笑颜开,回复道:“皇后娘娘看得起千晚,是我们林府上下的福气,老身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全凭皇后娘娘做主就是了。”
皇后也很高兴,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儿媳,既合心意,又能在皇位争夺中给太子再添一分胜算,有备无患。
一时之间,凤霞宫内和乐融融、宾主尽欢。
趁着这么好的气氛,皇后又拉着老太太唠了半天家常,等到双方都尽了兴,才放老太太回府。
※※※
受到老太太传唤的时候,林千晚正在尝着新出炉的奶黄包。
纯白的面皮包着嫩黄的蛋黄馅,被做成圆滚滚的兔子形状,一口咬下去,甜滑软糯、奶香浓郁。
“唔,真好吃!”红袖两三口吃下一个奶黄包,赞不绝口地称赞着它的美味。
林千晚手里捏着一只“小兔子”,左看看右看看,觉得有点儿下不去嘴:“这个兔子也太可爱了吧!”想了想,林千晚还是不舍的把它放回了笼屉里,留着去让老太太下这个“狠手”。
奶黄包是南方的小吃,北方并不多见。林千晚偶然尝到后,就觉得这个口感和软、甜而不腻的面点很适合上了年纪的人吃,于是向那位师傅学了来,准备做给老太太尝。
“要是祖母喜欢就好了。”林千晚拿起一笼奶黄包,低声说道。
吃的正高兴的红袖没有注意到,另一边伺候的青袂却听了个清楚:“姑娘放心吧,这可是您特意为老太太做的,味道和外形也就罢了,最难得的是这份心意。老太太一定会喜欢的。”
林千晚听着青袂安慰的话语,不禁笑了笑。
自她懂事起,老太太就对她很好,她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她们祖孙情深是一回事,但老太太给了林千晚在林家安身立命的依靠,也是不争的事实,林千晚在感激之余,也只有在这些小事上才能略表一些自己的心意。
林千晚装好一盒热腾腾的奶黄包,正要吩咐青袂趁热送去燕喜堂,就见一个在燕喜堂伺候的小丫鬟进来福身说道:“六姑娘,老太太请您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