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王妙把刘渊当成开明君主的原因。
“匈奴人的皇帝太坏了!”大晋的世家大族们愤懑道。
“他哪里坏了?”有人问道。
“他居然给灾民发口粮,导致许多中原灾民拥护他,带着他的军队攻略中原城池。”大晋的世家大族非常愤怒,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畜生的君主,居然给灾民发口粮,这简直不可理喻。
在文明的大晋,灾民可以自由地饿死,而在残暴的匈奴汉国,灾民却还要继续活着受苦。
刘渊,你坏事做尽!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蛮夷政权里出现刘渊这种勤政爱民的统治者,比之出现残暴的统治者,更加让华夏政权感到恐惧。
这就是,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每年都有中原的难民用脚投票,自发地前往匈奴汉国,几个月前,中原甚至出现了十几万流民遥相呼应刘渊,希望刘渊打到他们家乡拯救他们。
十几万汉人百姓,居然希望一个蛮夷政权从大晋王朝手里拯救他们,这就是司马家族的大晋。
“南国太尉王衍带着十万晋军逃往南方,此时的晋军必然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以前他们龟缩在洛阳城里,靠着城墙的保护阻挡我们,现在没有了城墙的保护,正是我们将他们一举歼灭的大好机会,只要歼灭了这十万晋军,则南国再无精锐。”大汉皇帝刘渊冷静分析着。
刘渊自认为自己继承了大汉的国祚,所以蔑称晋朝为南国。
太尉王衍此人,为了自己家族琅琊王氏的私利,在军队中安插了大量混饭吃的关系户,正儿八经会打仗的反而不能升官,所以晋军虽然装备精良,可战斗力却非常差。
不仅如此,王衍还动用特权,提前在南方为自己家族的子弟们强买农田,方便以后跑路到南方后,可以继续作威作福。
王敦和王导两兄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王衍派遣到南方发展,给琅琊王氏整个家族南渡提前铺平道路。
王妙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国,无论刘渊是伪装出来的仁政爱民还是真的仁政爱民,至少目前刘渊所做的一切都还算得上是明君。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他的理想国便又破灭了。
刘渊突然病逝,其子刘和即位,即位后便是一顿乱杀,许多人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堪比巫蛊之祸。
刘聪拨乱反正,杀死了刘和,然后自己称帝,然而,刘聪也不怎么样。
石勒的骑兵追上王衍后,将十万晋军全歼。
晋朝主力损耗殆尽,于是大汉皇帝刘聪趁机攻下洛阳,并且纵容自己的匈奴士兵在洛阳城抢劫。
昔日军纪严明,在刘渊带领下不抢劫、不屠杀、不奸淫的匈奴汉国士兵,随着刘渊的病逝,终于暴露本性,以前的军纪严明,不过是在刘渊严格军令下暂时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
本以为只要找到一个开明君主,就可以拯救天下,看来还是太天真了。
开明君主并不一定到了晚年还能继续开明,比如汉武帝刘彻,即便到了晚年还能继续开明,他的子孙后代也不一定开明,比如光武帝刘秀。
所以,指望开明君主拯救天下苍生,不过是让天下陷入下一个循环罢了。
而此刻的洛阳城,白马寺,新的循环轮回又开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