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继续道,“有时候保长和村老更希望得到的是府衙的认同,至于俸禄可以换一种路子,不如在每个村子里设几亩公田。”
“殿下的意思是在村民担任保长期间,可以拥有公田的使用权利”许长卿豁然开朗。
现在晋州人少地多,这倒是可以施行。
“没错,保长和村老本就是村子里务农的百姓,他们应该会很乐意的,这等于一年多了份收成。”宁安笑道。
许长卿对东海王越发敬佩。
他一向自负,来到晋州之后便时刻想着大展身手。
虽说,他也的确做了不少事,得到了上下的赞许。
然而在一些大事上,还得东海王拿主意。
而他只能干掉辛苦活,执行就行。
当然,他执行的时候也是心服口服的。
解决了俸禄的问题,宁安又继续道,“还有,从现在开始,要常常令保长和村老到县城或晋城来,由府衙派出专门的人向他们讲解政策,传达王府的号召。”
他这是把支部建在连队上那一套学过来了。
今后不管是在晋州还是在大宁,他注定要与豪强和门阀不对付。
不能依靠门阀豪强,那么就只能依靠百姓。
而且,从经验来说,他觉得自己的选择也将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在自己的封土打造一套全新的治理体系就十分有必要了。
接下来,他详细同许长卿讲解了自己的想法。
许长卿基本是全过程呆滞,但理解之后又惊为天人。
全部领悟之后,他已经兴奋地眼睛发亮。
他与宁安年纪相差不大,正是思维还未僵化,甚至有些跳脱的年纪。
对于宁安拿出来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很乐意去尝试。
“有意思,有意思,下官今后便把重心放在这件事上。”许长卿道,“现在下官就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了。”
宁安听着许长卿嘟囔着,笑意盈盈。
待许长卿平复了心情,二人才上了马,在护卫的保护下向晋城而去。
穿过白杨村的时候,百姓们夹道相送。
二人走出村子很远,百姓也未离去。
宁安望着这些淳朴的百姓,又想到接下来他们可能会遭受金兵的屠戮,他一阵恼恨。
就在这时,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冒出,他一拍马背,对许长卿道,“有了,有了,百姓们面对金国骑兵的时候或许不必仅仅是逃跑了,或许还有了反杀的手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