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又提醒自己不要相信萧谷的右武卫,要依仗自己的藩军。
这位侍中还鼓励自己当积极抵御金人,保护藩土。
不过,他预感到失态可能会很严重,又让他力有不及的时候,撤回长安。
这条和萧皇后的说法一样了。
除此之外,他还提及正与萧潜网罗更多的读书人,派遣到晋州。
“殿下,金兵在河间府一路南下,摧枯拉朽,据说除了遭遇围困的几座城池在抵抗,朝廷的大军已经撤到南岸了。”
“照这个样子,金兵进犯真定府最多也就两三个月了。”
宁安在读信的时候,素水介绍着战事的情况,眼里的担忧似乎能溢出来。
东海王在晋州坐稳了,她和萧皇后当然高兴。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就藩终究是东海王一趟短暂的旅程。
为了性命着想,她希望东海王现在就准备回长安的事宜。
宁安将信缓缓放下,露出笑容,“你和母后的心思,本王明白,只是不到绝境,本王不能抛弃自己的封土和封土上的子民。”
失去黄河以北的疆域,大宁南方又有叛军的侵袭。
西北西南又有西戎,吐蕃,南诏。
面对如此恶劣的形势,大宁还能坚持多久
即便回到长安,在萧皇后的庇护下享受荣华富贵,他又能享受多久
乱世中,唯兵强马壮者方可捭阖。
而只有为一方诸侯,他才能有自己的兵马,面对各方势力有自己的本钱。
“哎,看来娘娘错了,上官侍中倒是猜对了。”素水怔怔望了眼宁安,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高兴的是东海王的确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东海王了,毕竟那时候的东海王若是听见这个消息,恐怕会立刻收拾行李逃回长安。
难过的是,东海王会因此陷入险境,这是她不愿见到的。
宁安注意到素水的表情,摸了摸她的头,“既然来了,就在这里游玩几天,不要想这些乱七八糟的,萧司业不是说本王鸿运当头吗说不定会化险为夷。”
素水闻言,轻轻笑了笑,不再提回长安的事,而是和秋云一起准备膳食去了。
待二人离去,宁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之前,他是有了最坏的考虑,但还寄希望于萧谷会在北塞三关与金兵好好较量下。
现在,他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放弃这一条了。
也就是说,萧谷当前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个架子。
金兵若是不打真定府,那是大宁的幸运,这个架子便会一直在,而等金兵一到,这个架子便会立刻倒下来。
所以,他今后唯一的希望,可能只剩下自己的藩军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