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王殿下真是青天老爷呀,这个罗一帆早就该杀了。”
“上苍这是终于看见了晋州百姓的苦难,派了东海王来。”
“殿下杀罗一帆证明其公正廉明,杀右武卫证明其胆色,这是贤王之相,有他坐镇晋州,今后的日子说不定好过了。”
“……”
人群里洋溢着不少欢乐之词。
不过也有人说风凉话,“不要高兴的太早,以前也有朝廷官员到任之后烧过三把火,最终不还是让豪强逼走了”
“就是,还是小心点为妙,不要到时候找他伸冤,冤报不了,还得招来豪强的报复。”
“哎!且等等再看,只希望他最终不会与豪强是一丘之貉,否则晋州百姓就惨了,他可真是要在晋州一辈子为王的。”
尽管这些说风凉话的百姓长吁短叹。
但他们的内心却和其他百姓一样,都怀着一点小小的希望。
此时,宁安与许长卿已经走远,没有听见百姓们的议论。
只是对二人来说,目的已经达到。
不论这些百姓信或不信。
他已经在百姓心中种下了火苗。
当有一天东风起,这些火苗便会变成熊熊大火,在他的统领下烧遍整个晋州。
一路回到王府,与许长卿到书房里,二人喝茶的时候,宁安道,“现在府衙的官吏阳奉阴违,本王的政令难出,但什么都做不了,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
顿了下,他继续道,“依本王之见,即便将来本王收拾了豪强,这晋州的官吏也多不可用,当现在就储备我们自己的官吏才是。”
“殿下说的极是。”许长卿道,“所以下官想给自己的同窗挚友去信,邀请他们前来晋州,到殿下麾下效力,但就怕落个任人唯亲的名头。”
说完,他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宁安放下茶杯,笑道,“太好了,我们想到一起了,本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方面你不必多心。”
许长卿一喜,“殿下胸襟宽阔,下官深感敬佩,这就去书写信件。”
“喝完茶再走,不急。”宁安道。
他刚说完,高阳到了书房门口,许长卿更是不留,起身回去。
“殿下,这是紫华堂刚刚送来的。”高阳将纸条交给了宁安。
宁安接过来,扫了眼,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去刑场这个公共场合,除了明面上的保护,自然也少不了暗中的保护。
明面上的保护由王府护卫提供。
暗中则由紫华堂提供,他们混在百姓中,防止刺客对他的刺杀。
在有人刺杀罗一帆之后,他们盯上了刺杀者。
纸条上,他们说这些人操着长安口信,杀人之后,去了豪强齐家。
除了刺杀罗一帆的人之外,纸条上还有一则情报,这是关于萧谷的。
与他分开之后,萧谷一行人去了晋城的岳阳酒楼,同样与一批操着长安口信的人见面。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罗一帆是太子的人,所以去乔家的人与萧谷见的人虽然都操着长安口信,但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势力。
也就是说,分别有两批来自长安的势力进入了晋城。
再加上其他各方势力,这小小的晋城真是越来越热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