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章 、宋幺姑(下)(2/2)

“是的。”老三想从他眼神里看到什么,结果看到的是一张波澜不惊的脸。显然,他早清楚钟阿满是自己的生父。

老三接着继续往下讲,但省略了下到地宫那件事,只说工地出事,钟阿满为救他被倒下的钻塔砸中……

听完后,李阿满沉默了良久。末了,他长叹一声,“小鲁,谢谢你!”

“李大伯,别谢我,如果不是救我,我义父他也不会……”老三万分愧疚。

“那些,都是命。”李阿满说,“你别叫我大伯,要是你不嫌弃的话,叫我一声老哥就成。”

“那我就不矫情了,李大哥。”老三不是拘泥之人,坦荡地叫了声老哥。他是钟阿满的义子,李阿满清楚自己的身世,这是转着弯表示默认那隐瞒的关系。

“你知道吗,我们李家与盘家有十多代的恩怨,争争斗斗有几百年了。我阿妈是宋献策的后代,我阿爸是李过的后代。李过,你听说过没有”

老三听了没有过多惊奇,只是点点头,“知道,他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后来带着一票人马到了莽山。”李家与瑶族大姓盘家世代抗衡,必然有其不凡之处,总不会是因为李家某祖宗抢了盘家女人那么简单。果然是过江龙与地头蛇之间的争斗。

李过手握十万重兵,那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血流成河里趟过来的,还怕你几个拎弓弩的瑶民一语不合,肯定是刀枪相向,小打成大打,这梁子越结越深,到后来根本没办法解开。

李阿满似是感叹地说,“当年,李过带兵杀了许多莽山瑶人,与瑶人结怨很深。所以,他的队伍始终在莽山立足不稳,后来不得不退守山外的万古金城,被清军连根拔了。”

老三对莽山那段历史已波澜不惊,但清楚钟阿满与幺姑的恋情遭受巨大压力的原因了。

果然如此,李过的手下是一群穿兵衣的农民,甚至流寇,与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不搭界。这帮人逃到莽山,很凶很任性,与当地瑶民势成水火。

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长征途中,在sc泸沽被数倍军队围追堵截,情况十分危急,先遣军刘伯承司令指挥部队借道彝族人居住的大凉山,避开敌军的包围。部队被当地彝族人不断骚扰,又围又抢,刘司令严令部队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感动了彝人,刘司令居然还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红军得以顺利地通过大凉山,冲出了包围圈,强渡大渡河天险,继续进行开国伟业。

都是带兵的将军,相比之下,一个天一个地。李过到底还是素质差了!如果不是拥兵自重,在瑶族人面前趾高气扬,也许真可以厉兵秣马,东山再起。

瑶民与身经百战的大顺残兵正面干仗肯定不行,但莽山是瑶人的原住地,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搞偷袭、放暗箭、井里投几包毒什么的还是蛮在行的,不断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大顺残兵没有兵员补充,自然就落了下风,最后只得退守山外,结果被清军剿灭。

大顺军在莽山经营数年,大部分家眷在此生活,后代越来越多,累成汉瑶杂居之势。盘姓是莽山瑶族的大姓,李姓是李自成残部的中坚,两姓就此死磕,一直延续几百年。幺姑是李家军师宋献策的嫡传后代,钟阿满是盘家师公大弟子,这对代表性的恋人注定要被世仇吞噬。

“家族的事,我父亲对我说过一些。唉,这么多年过去了,几百年的恩恩怨怨早该画句号了。”李阿满说。

“我也这样认为。”老三点头称是,“民族之间也好,家族之间也好,和谐才是硬道理。”

“有机会,我去跟盘师公请安,希望他老人家有所表示。”李阿满说。

老三支持他去努力化解百年的恩恩怨怨,但人微言轻,又不是特了解两个家族之间的纠葛,不好说什么。凡事都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在哪里呢

他想了想,问了另外一个敏感问题:“你会认祖归宗吗”

李阿满沉吟不语。

老三告辞出李家摸着夜路走,路上他不住地埋怨自己:乡下对血缘关系看得很重,自己那样问,好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